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创新 > 教育科技 > 正文

人工智能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2025-09-19 11:13:41 | 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科技创新和人才服务中心

《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明确了人工智能在提升民生福祉方面的重要地位,擘画了一幅宏伟的蓝图。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上特别指出,要牢牢抓住数据驱动人工智能发展重点任务,加快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不难想象,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的融入,将使城市更加友好、生活更加美好。这一切,并非遥不可及的愿景,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展示了科技改变生活的温度,为人民群众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开辟了新路径。

人工智能之所以点亮美好生活,关键在于它真切的回应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得诸多期盼。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不断奋斗的目标,而人工智能为我们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便捷途径。凭借其高科技属性、高智能性,人工智能拥有精准感知和高效解决民生难题的独特优势。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旨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一次科技革命解放了体力劳动,第二次工业革命通过电气化提高了生产效率,第三次信息革命减少了信息交流壁垒,而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创造全新的生活场景。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帮助基层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误诊率;智能导诊机器人通过自然语言交互,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就医指导。在教育领域,自适应学习平台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智能推送学习内容,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学习方案,虚拟现实技术则将优质教育资源带到偏远山区,让教育回归本质,甚至帮助我们回归正常的亲子关系。这些应用场景的落地,正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体现,让科技成为真正可以触摸的温度,融入日常、感受幸福。

人工智能点亮美好生活,也在于它能够创造更加普惠型的幸福。纵观历史,三次技术革命不断重塑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当前的人工智能正在创造一种全新的、普遍适用的幸福,它跨越阶级,通过技术的普及以及降本增效让更多人共享发展的红利,普通公众能够更便捷地享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新图景正在加速形成。智能语音助手帮助视障人士便捷操作智能手机,无障碍导航系统为残障人士规划安全的出行路线;农业智能系统协助农民科学种植和精准管理,提升收入水平。这种普惠型的幸福更加深入人心,降缓阶层代沟,突破地域、资源和能力的限制,为不同群体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和优质的生活体验,使幸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而是每个人都能触手可及的当下。

当然要实现人工智能对美好生活的赋能,政府应加快政策的落实,将《人工智能+行动意见》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举措。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强调要以应用场景为牵引,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加快推动场景开放。技术的进步从来不是狂奔而是校准,失去约束的行业发展必然如无水之鱼,要加快推动伦理治理,筑牢安全防护底座,保障民众权益。最后,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政府要培育耐心资本,推动算力网络、智能终端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产教融合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只有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合作,才能让人工智能的惠民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从国家《人工智能+行动意见》的顶层设计,到地方领导的务实部署,人工智能正逐步成为提升人民幸福生活的有力支点。当技术进步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向市井烟火,创新成果转化为普惠福祉时,我们便能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拥有属于每个个体更加温暖、更有质感的美好生活。(龚苹)

【责任编辑:梁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