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才培养 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是国之元气,是实现民族复兴最重要的战略力量。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铸就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成为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政府拿出真招、实招、硬招。
强基固本建堡垒,增强“输血”体能。学习是自我生存的必要手段,也是工作能力获取的必要方式。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用二十大精神武装思想,增强青年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的行动自觉。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不断提升个人修养,为了能够更有力地服务群众而时时给自己“充电”,让学习形成常态化,才能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将个人发展同党和国家的命运同频共振,更好树立为人民谋利、为国家图强的理想使命。
围绕大局谋发展,完善“造血”机能。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能够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地茁壮成长。现在社会发展很快,要摈弃旧观念,大胆创新,勇于提出新的工作思路,以创新的方式开展工作,让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争取更大的成绩。同时充分发挥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推动人才资源配置,顺畅流动,努力营造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人才成长环境。
人才培养提质量,打通“活血”功能。实行多渠道人才晋升机制,拓展人才成长渠道,激发青年的工作热情,使广大青年真正从思想上“站起来”,在行动上“跑起来”。青年应该做到,哪里有召唤就到哪里,就雷厉风行、不折不扣地战斗在哪里,以不敷衍、不塞责、不畏难的态度正确对待工作。把奉献当作一件普普通通的工作来完成,把奉献贯彻到工作的每一个角落,把奉献放在心头、动在手头。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发扬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努力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中流砥柱。(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戚家山街道蔚斗社区 赵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