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浦江经验”,创新基层治理
“浦江经验”是2003年习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到基层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示范带动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因此,作为党员干部思想上要被动变主动,行动上要多下访,切实听取群众心声,认真解决群众问题。
思想上被动变为主动,实心实意为群众办事。习近平同志在浦江下访后说:“党员干部下访关键是为群众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如果下访一趟,实际问题什么都没解决,只是搞形式,做表面文章,反而会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下访接待群众是考验党员干部能力和水平的一次重大考场,来访的群众是考官,信访的案件是考题,群众的满意是答案。因此,通过让党员干部从思想上从被动变为主动,更有助于党员干部走出舒适圈,主动下访,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党员干部要坚持以工作为导向,关注实时问题,不断加强理论政策知识学习,增强自身的整治和业务素养,真正把情况搞明白、把问题找清楚、把对策提实,从而有效推动解决基层治理问题。
行动上走出去多下访,认认真真听群众心声。“领导多下去,群众就少上来。”“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走走看到的全是办法。”与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围在一张桌子上”研究问题、交流感情、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是最管用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浦江经验”,要求党员干部下访,其实就是让党员干部直接奔赴基层现场,及时梳理诊断各类矛盾问题的难点,为群众解决难题、化解矛盾。因此,党员干部要经常走出办公室,多下访基层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认认真真听取群众心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永恒不变的初心使命,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20年来,“浦江经验”从浙江走向全国,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对广大党员干部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党员干部,更应从中汲取精神内涵,不断在基层治理中学习并运用好“浦江经验”,解决好基层治理难题,走好这场持续二十年的为民之路。(李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