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热点 > 基层动态 > 正文

从河头村看乡村振兴

2023-08-21 14:32:42 | 来源: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办事处芦源社区

河头是我们柴桥乃至整个宁波市北仑区在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样板典范,我在河头生活了34年,看到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我们河头人赚了钱,都出去城里买房子,但近几年来呢,这些人都回到河头,造起了全新的小别墅。这已经实现了良性循环,因为河头越美越宜居,他们越回来建房,他们建起了漂亮别致的别墅,也让河头整体越来越美。

河头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我们必须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那么我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具体需要怎么做、需要做什么呢?

先来看看河头村的概况:河头村域面积530公顷,距北仑中心城区10.3公里,穿咸线依村而过,交通便利,也是周边区域的中心村,便民利民生活配套充足。全村898户,总人口2819人,百姓富足,花木产业蓬勃,2021年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就超过了5.2万元。河头村作为中国杜鹃花之乡、全国文明村,一直都是柴桥乡村振兴战略的典范样板。我今天就结合自己的理解,分享下河头村实现乡村振兴走过的几条路。

(一)共同富裕之路。河头村结合产业特色和花农特色建立了花田党建共富工坊,并分为了4块内容进行精准实施。一是针对老年人提供“花享晚年”居家式共富项目。对闲散在家的70岁以上的老年劳动力,在苗木扦插旺季择枝头增收。农闲时,将简易手工劳作资源链接给她们,创造增收;二是针对有转型需求的花农开设了“花匠赋能”造型式共富项目。受土地制约与模式粗放的影响,河头的花木产业的发展逐渐遇到瓶颈,针对有转型需求的花农,通过链接市农科院、区农业农村局、花木协会等单位,还有重庆、武汉等多地的花木造型专家,开展精品化育苗、盆景造型等实操指导,年均造型现场指导15次,最终帮助他们实现从大地苗到精品化的转型。三是针对年青花农又开设了“花乡青创”电商式共富项目。以柴桥花农会客厅青创空间为中心,开设以“新品种研发+盆景造型+视频带货”为主体的产业迭代系列沙龙,通过花二代新思想、新技术的带入,改变逐渐显现的花木品种老化、精品化生产氛围不浓、销售渠道局限等问题。2022年柴桥花木年产值超5亿元,其中有8000万元来自网络销售。最后是针对青少年的“花乡研学”研学式共富项目。将瑞岩4A级景区、棘螈保护区、河头未来乡村、岭下美丽产业、钟观光纪念馆等有机串联,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扩容共富品牌传播矩阵,通过农文旅融合,实现青少年群体的精神共富。今年上半年,研学活动就已经开展了8次。

2、乡村善治之路。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河头村“两委”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 “一线作战部”,在村庄建设中把方向,在产业发展中起作用,在助农增收中比贡献,形成党小组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良好效应。并且通过各类制度和丰富的活动充分调动起村民建设家园的热情,作为省级民主法治村,基本建立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的乡村治理体系。

3、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近年来,通过新农村建设中心村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结合“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等专项行动,河头村全力整治村容村貌、改建公共基础设施,打造“山、水、花、景、村”一体景观,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省级森林村庄、宁波市最洁美村庄村、宁波市美丽庭院等荣誉称号。上面我们提到河头村全村898户,参与美丽庭院创建户数853户,获得村级及以上美丽庭院户数747户,获得乡镇(街道)级及以上美丽庭院户数341户,这些数据的比重都非常高,说明河头村每一个村民都在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自觉得发挥力量。另外,河头村在村庄美化的过程中,也是完全结合村里的特色,装饰品也是纯纯的农村风,口号、标语也是本土化、自然化的体现。

而具体的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该如何走,我想还是要从实际出发,河头村未来乡村的建设思路是党建统领贯穿创建,在三个场景产业、风貌、数字上寻求重点突破。

一、盘活资源,打造未来产业。河头村将依托扎实的花木产业加快产业提档,一是智慧赋能花木产业,重点发展精品苗木,有效提高亩均收益;另外就是打造精品花木展销大厅,将产业重心逐步从生产转到贸易流动,持续擦亮品牌。还有就是梳理打造新业态,结合瑞岩寺森林公园、柴桥老味道等特色节点梳理形成一条乡村精品游线脉络,增加农创、文创工坊,激发村内年轻人活力,形成“共享创业空间”。

二、多规合一,打造宜居风貌。河头村将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对景观风貌进行管控和引导,重点推进景观门户、重要节点的景观化微改造,依托村庄花木产业,引导广大村民自主参与到美丽庭院的创建中去,真正实现花园式村庄的建设。同时深化内涵扩展外延,构建“美化田园、形成花园、推出学园、布局公园、打造乐园、建设颐园”这一主客共享的多园式低碳生活方式。

三、全链赋能,打造数字乡村。河头村的未来乡村建设将以数字党建为基础,让科技融入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政务服务方面,实现信息网上公开,推进乡村治理内容和治理方式线上化、透明化,植入随手拍、随心问等端口,精准链接职能部门予以解决处理。还有就是要做好花木生产精准化,围绕花木培育、生产、销售的链条为广大农业生产主体和客户群体提供综合信息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花木产业的现代化进程,也可以设置云端花木种植,做趣味十足的网上花木认养,让认养者实时关注认养花木的成长进度,为河头“IP”打造创造契机。通过数字化改革,加快实现数字化与乡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融合,缩小城乡“数字差距”。(林芳洁)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