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六感”擘画未来乡村美丽蓝图
浙江是“美丽乡村”的发祥地,也是全国率先启动“未来乡村”建设试点的省份。2020年10月,在杭州临安区召开首届未来村庄发展联盟大会,2022年2月,浙江公布首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如何践行“未来乡村”理念,逐渐成为未来一阶段乡村振兴工作的一大重心。
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夯实“筑基坚实感”。党建主题公园、党建文化长廊、廉政公园等一系列党建阵地 “落地开花”,在乡村基层营造起红色党建浓厚氛围。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老党员、乡贤能人等优秀宣讲员,以讲政策、学理论为主要内容,线上线下结合做好“微讲堂”宣讲活动,形成宣讲全面深入、解读生动鲜活、互动气氛热烈的局面。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扩大“共富获得感”。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以农业农村特色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深入实施“强村富民增收”“消薄”等项目,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打好农民农村持续增收“组合拳”。
以“辛苦指数”换取群众“服务满意感”。群众“满意度”是服务成绩的“硬指标”,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以百姓心为心,自觉同广大村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村民需求”为出发点,以“村民满意”为落脚点,不断推动民生实事“落得下地、生得了根”。
有效解决“关键小事”提高“治理安全感”。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良好的乡村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治理体系。围绕“一统三化九场景”,将党建引领内嵌于乡村治理的各环节、全过程,全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枫桥经验”。
落实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打造“村庄和美感”。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提升,统筹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抓细抓实村庄环境的长效管理,这既要“马拉松”赛跑的耐力与坚持,也要“绣花功夫”的细致谋划。同时,通过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积极塑造独特的乡土气息,让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培育“头雁领航”村干部队伍增强“班子认同感”。“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看村干部这支队伍是否有凝聚力、组织力。在选拔、培育、管理、激励上下功夫,不断充实、优化组织结构,逐步提升村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才能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浙江省余姚市阳明街道西街村 林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