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百姓民生 > 旅游资讯 > 正文

深耕市井烟火,解锁旅游发展新篇

2025-10-16 14:23:39 | 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万松街道办事处

国庆中秋假期已经落幕,这个黄金周涌现出一个新现象——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7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9.9%的受访青年旅游时喜欢逛当地的菜市场,其中46.3%的受访青年表示是“必打卡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逛菜市场”列入了旅行必做清单。与传统的“打卡式观光”不同,当下的年轻旅行者在追寻远方的诗意之余,愈发向往市井烟火的真实温度,他们期待通过菜市场这扇窗口,触摸城市最本真的生活脉络。

当年轻背包客的镜头从网红打卡点转向市井菜场,逛“菜市场”成为近九成受访青年的旅行必选项,这一现象折射出当代旅游消费的深层变革。在标准化观光逐渐审美疲劳的今天,年轻人正用脚步丈量城市毛细血管,在鱼腥味与讨价还价声中寻找被商业景观过滤的真实生活质感。这不仅是消费偏好的转变,更是旅游价值观的深刻革新。

这种对“烟火气”的追逐本质上是旅行意义的扩容。菜市场作为城市生活的微缩剧场,既承载着地域饮食文化的DNA,又上演着最鲜活的市井叙事,印证了旅游消费正从景观消费转向体验消费。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做风景的旁观者,而渴望成为日常生活的参与者——与摊主闲谈得知时令食材的奥秘,在讨价还价中理解市井智慧,这种浸入式体验创造了比景点导览更深刻的文化连接。

这一趋势也为武汉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促进“交通+菜市”融合,激活城市微度假。武汉开创地铁站内嵌菜市场模式,如洪山广场站百大鲜生洪广市集,将4000平方米地下空间改造为集生鲜、老字号美食于一体的高颜值市集。地铁日均400万客流与年轻客群需求精准对接,通过智能溯源秤、五彩灯光等设计消弭传统菜市的“脏乱差”印象,让“顺路买菜”升级为城市漫游体验,兼顾居民“菜篮子”与游客市井文化感知。

打造“农业+文旅”联动,赋能乡村振兴。正如江夏长江村,依托1300亩快生菜基地,打造“蔬菜研发—智慧种植—数字交易—文旅体验”全产业链。建设冷链物流中心与农贸物流枢纽,开发“江菜菜”卡通IP及体验店,串联渡口轮渡、蔬菜采摘等场景,推出“田间到餐桌”研学路线,以蔬菜主题旅游村吸引短途客群,推动农业设施现代化与乡村旅游基建同步升级。

深挖“市井文化”,重构主客共享空间。让武汉老牌菜场保留老摊主与武汉风味,融合“小修小补”便民服务与开放式厨房、文创市集等功能。通过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传播,强化“烟火气”标签,让游客在采购中感受湖北在地生活美学,实现旅游从“景观凝视”到“生活沉浸”的转型。

当旅游业开始关注“一粥一饭”的生活美学,当旅行者懂得在烟火气中读懂城市,这种双向奔赴终将催生更有温度的旅游生态。菜市场或许正是观察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窗口:真正的旅游体验,永远存在于真实的生活现场。(夏祐祺)

【责任编辑:徐嘉汶】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