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村换新颜,好景催“钱”景
“以前村里路难走、环境差,年轻人都往外跑;现在房子新了、景色美了,游客来了,钱袋子也鼓了!”谈起健跳镇的变化,村民们的感慨道出了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民生温度与发展活力。近年来,台州市三门县健跳镇以“拆、建、美、富”四大行动破题,让“脏乱差”的旧村落蝶变为“净美富”的新家园,走出了一条环境改善与富民增收同频共振的乡村振兴路。
人居环境整治,“拆”是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健跳镇不回避、不敷衍,聚焦破旧危房、违章建筑等“顽疾”,以“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决心推进拆除工作。以南塘村为例,过去村内老旧房屋扎堆,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挤占了村庄发展空间。经过集中整治,大批量老旧房屋被拆除,为新村建设腾出了“黄金地块”。拆后不闲置,建管跟得上。镇里主动靠前服务,帮村民简化宅基地审批流程,让 “想建房、能建房”的村民尽快住上新房。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3年以来,小蒲村审批宅基地43户81间3943平方米,南塘村审批46户79间3940平方米,龙潭村审批22户42间2135.1平方米…… 一排排崭新的民居拔地而起,不仅圆了村民的“安居梦”,更让村庄焕发了新的生机。
“不是简单扫扫垃圾、刷刷墙面,而是真刀真枪解决问题!”健跳镇的环境整治,从来不做“表面文章”,而是从村民最关心的细节入手,办实每件事。让垃圾“各回各家”。推行垃圾分类时,镇里给每户发分类桶,村干部上门手把手教,从“嫌麻烦”到“成习惯”,村民们慢慢养成了文明习惯,村里的垃圾桶不再“混装”,垃圾清运也更高效。让污水“有处可去”。在多个村庄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接入管网,不再随地乱排。曾经夏天散发异味的角落,如今种上了花草;浑浊的河道变清了,消失多年的小鱼小虾又回来了,“水清岸绿”的景致重现乡村。让道路“通到家门口”。不少村庄完成了道路改造,泥泞土路变成了宽阔平整的水泥路,南野村还配套修建了河边游步道,加装了护栏和太阳能路灯。如今走在健跳的村里,再也不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随处可见的绿植和小景,让“出门见景”成了日常。
环境美了,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健跳镇用实践给出了答案——以优美环境为媒,激活乡村产业活力,让村民在“好风景”里挣到“好钱景”。过去,健跳的好山好水“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整洁的村庄、清澈的河水、别致的小景,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前来。臭水沟改造成了亲水平台,成了“网红打卡点”;不少村串联起美丽庭院、生态河道,打造乡村旅游路线,村民摆起小吃摊、卖起土特产,在家门口就能增收。
更令人欣喜的是,环境改善还引来了“归雁”和产业。外出年轻人看到家乡变化,纷纷回乡创业;特色农产品也因“好环境”加持,知名度和身价双提升。南野村与高校、企业合作种植“墨红”玫瑰,利用闲置土地和村民房前屋后空间发展产业,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30万元,每户村民增收5000元——这便是“好环境促好产业”的生动写照。
人居环境整治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需要久久为功的“美丽革命”。健跳镇的实践证明,环境改善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需要政府引导、村民参与,从“要我改”变成“我要改”;而好环境带来的也不只是“好看”,更是“好赚”,是村民家门口的幸福感、获得感,是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未来,期待健跳镇继续以环境整治为抓手,让天更蓝、水更清、村更美、人更富,也期待更多乡村能循着这样的路径,在共富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戴之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