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热点 > 生态中国 > 正文

以美丽中国建设引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新征程

2025-08-23 09:31:02 | 来源: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张家山镇人民政府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根基,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质。当前,以美丽中国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是回应时代之问的必然选择,也是着眼长远发展的战略擘画。这一进程需要系统施策、协同发力,通过污染防治、绿色转型、生态保护、双碳推进、安全守护和体系保障六大路径,铺就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是人民群众最直接的获得感来源。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紧扣“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的核心要义,在保持治理力度的基础上不断延伸深度、拓展广度。从城市黑臭水体的专项整治到PM2.5浓度的持续下降,从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每一项举措都指向“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民生承诺。唯有以钉钉子精神久久为功,才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幸福生活的标配。

绿色低碳发展不是发展的“约束”,而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加快发展方式转型,需从生产和生活两端同时发力:生产端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让绿色技术成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生活端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从垃圾分类到绿色出行,让每个个体都成为绿色转型的参与者、受益者。当绿色成为发展的鲜明导向,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便能实现协同共进。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从三江源的生态保护到黄河三角洲的湿地修复,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的实施,每一项行动都承载着维护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责任。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让生态系统在自我修复中焕发生机,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地生根。

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安全底线的守护。从防范极端天气事件到应对生态环境风险,从保障饮用水安全到遏制外来物种入侵,必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健全生态风险防控体系。唯有守住自然环境不受威胁和破坏的底线,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的生态支撑,让人民群众在安全的生态环境中安居乐业。

美丽中国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法治、市场、科技、政策多维度协同发力。通过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让治理有法可依;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通过科技创新赋能,破解环保技术瓶颈;通过强化政策协同,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唯有汇聚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合力,才能让美丽中国的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

从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到空气常新,从生态改善到民生福祉提升,美丽中国建设的每一步都关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乎现代化建设的质量与成色。以系统思维推进六大任务,以久久为功的韧劲狠抓落实,定能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让中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慕秋莲)

【责任编辑:苏小静】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