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热点 > 社会万象 > 正文

以“街坊力量”绘善治新景

2025-11-21 08:29:28 | 来源: 武汉市武昌区华中金融城管委会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承载民生温度的“桥梁纽带”,而社区治理成效与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一个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既要守住“烟火气”,更要凝聚“百姓心”,既要俯下身倾听群众诉求、沉下心办好民生实事,用真心换民心、以实干解民忧;又要充分调动群众“主人翁”意识,化“被动”接受者为“主动”参与者,夯实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武汉的街坊文化带着三分市井、七分江湖,“三分市井”不是粗俗,而是一种扎根于生活本真的鲜活与坦然;“七分江湖”不是蛮横,而是刻在武汉人骨子里的热情与担当。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在社区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因地制宜地调动独属于武汉人的街坊文化,让“咵天”成为收集民意的“议事会”,茶余饭后间摸清急难愁盼;让“搭把手”成为基层治理的“连心桥”,邻里守望中多些换位思考。如此才能让每个居民都能在基层治理中找到归属感,把群众“江湖气”转化为治理“向心力”,让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擘画成现实。

以队伍建设为关键,激活街坊“内生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如何,基层干部是决定性因素。”一方面,要善用积分兑换、以奖代补、评选先进等奖励机制调动居民群众的参与热情,招募、吸纳一批社区志愿者;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法规教育、志愿分享交流、健全培训机制等切实提升社区志愿者政治理论、履职尽责、服务群众“多样化”素质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例如,粮道街民主路社区凭借老年居民多、街坊文化浓这一特点,探索打造荆南“老街坊”志愿服务品牌,吸纳并整合一支以热心群众、专业社工、辖区商铺为主的50余人志愿队伍,每年定期开展康养、慰问、知识科普、生日会等活动,有效激活治理内生力。

以文化浸润为载体,搭建街坊“连心桥”。人民是城市的主人,而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正如今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做好城市“表面功夫”,坚持“五改四好”原则,通过城市微改造、片区转型升级、既有建筑改造利用等方式加快推进高质量城市更新步伐,有效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更要绣好城市“内在里子”,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探索“文化+治理”融合模式,通过村BA、村超、村晚等形式为民生“提质”、为幸福“加码”,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让文化成为推动社区治理的强大引擎,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让街坊“心与心”的距离愈发贴近。

以协商议事为平台,汇聚街坊“金点子”。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单靠社区工作人员“单打独斗”难以为继,而街坊邻里扎根生活一线,最懂社区的“痛点”与“堵点”。武昌区华锦社区搭建“睦邻议事会”,让幸福食堂的选址、功能建设、装修风格,都交由居民商量决定,把“小食堂”做出了“大文章”;江岸区桃源社区通过召开“小区议事会”,对社区供暖改造达成共识,暖居工程不到半年顺利完成;青山区青和居社区以网格为单位,成立“天天敲门组”,建立民情档案,并搭建“楼栋议事会”,让居民心事有处说、难事有处提……截至目前,武汉市通过制度化搭建社区协商议事平台共1500余个,加快“干部干、群众看”到“大家想、一起干”的治理模式转变,形成聚民力、集民智、惠民生的“完整闭环”,潜移默化中推动基层善治。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进程的主体和决定力量。新征程上,武汉基层治理的实践已然证明,街坊力量不是零散的“微光”,而是可汇聚的“星海”。唯有始终扎根街坊文化这片沃土,因地制宜地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才能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才能让城市善治新景愈发清晰。(陈志斌)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