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才能出“新”
每次说到创新,似乎和基层干部没多大的关系,因为,基层的工作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土”,很难和“新”扯上关系。很多人理解的基层干部无非就是苦一些,累一些,重复着做好自己的手头工作就行,殊不知就是这样的认知,不仅阻碍了基层的优化进程,同时,使基层工作人员固步自封,很难提升自我,不利于基层干部队伍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必须要自长志气,敢于出新,在日复一日的苦心孤诣中埋下创新的种子,静待花开,结出果实。
有“心”才能出“新”需要我们多一点细心。我们常说见微知著,就是告诉我们要善于从细节处入手,掌握事务的方方面面,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所有的创新,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否则,再眼花缭乱的创新,都将使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沦为花架子。因此,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我们要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时时留意,处处小心,认真对待每一次工作的细枝末节,从中发现漏洞,找到优化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实效。
有“心”才能出“新”需要我们多一些耐心。任何一项创新成果犹如丰硕的果实,所有丰硕的果实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结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学会耐心的等待。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繁重冗杂的工作很可能会消耗掉我们对待工作的热情和耐心,而使人变得麻木和冷漠,在这样的情况下,创新更是天方夜谭,因而,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涵养静气,不急不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工作,相信,创新之花会在日复日一日的浇灌下在某个不经意间绽放。
有“心”才能出“新”需要我们多一些匠心。《营造法式》记载的26种榫卯结构,每个接缝误差不超过发丝粗细,正是这样的结构,使得世界三大奇塔之一的应县木塔经历地震战火的摧残而屹立不倒,现在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华为芯片,新能源电车,航天科技等一系列创新成果的背后都凝聚着具有匠心的工作人员日复一日的试验失败再试验的心血。每一次技术的革新,我们看到的不仅使技艺的传承,更的文明基因的表达,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们也要有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匠心成为创新的根系土壤。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面对千头万绪的复杂工作,我们一定要做一名靠谱的有心人,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微创新”也能成为我们社会发展进步的加油站,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让我们做一名不忘初心,为基层事业的发展不断提供新动力的有心人。(张欢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