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时评 > 正文

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国之殇,未敢忘

2024-12-15 14:36:26 | 来源: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健跳镇七市村党委

今年是第11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城里,凄厉的防空警报、悠长的和平钟声、低鸣的停驶汽车,无不传递着中华儿女的无限哀思。全国人民在各地举行各种悼念活动,共同追忆那一段苦难深重的历史,深切表达了以史为鉴、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

1937年12月13日,日寇侵凌,山河板荡,南京沦陷,秀美的六朝古都,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积尸如山的人间地狱。在城破的数周内,残暴的日本军队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对南京城及周边地区展开了举世震惊的大屠杀,死难者总数达30万人以上。时隔87年,中华大地早已远离了战火硝烟,但是放眼国际,战争的阴霾并未远去。当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和地区格局深度调整,全球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多,我们比以往更加需要铭记苦难辉煌的历史,让爱国主义的旗帜在中华大地高高飘扬。

铭记历史,是为了传承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回顾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无数中华儿女不畏强权、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壮歌,彰显出气贯长虹的爱国主义精神。即使在南京大屠杀期间,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法西斯分子,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也进行了殊死抗争,让日军“不敢单独出军营”。八十多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们不再被动挨打,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斗志和气概的一脉相承。

铭记历史,是为了坚定追求和平、捍卫和平的坚强决心。我们每年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不是为了传递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警醒未来。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先辈们用斑斑血泪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御侮必先自强,和平是祈求不来的。正所谓敢战方能言和、有备才能无患,只有不断增强维护和平的强大能力,永久和平才会成为愈发切近的希望。

铭记历史,是为了凝聚万众一心、开创未来的磅礴力量。回首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号召、领导下,中华民族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凝聚起同日本法西斯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时至今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但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充满风高浪急乃至惊涛骇浪的风险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凝聚共识,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坚强斗志,一步一个脚印把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变为现实。

朵朵白菊,寄寓深悲,声声警报,警醒世人。时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对先辈最好的告慰,就是不断创造新的伟大历史。今日之中国,昂首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正不断展现日新又新的发展面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改革旗帜,谱写时代新篇,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书记助理 张一鸣)

【责任编辑:苏小静】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