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蓄能正当时,涵养“三心”赴新程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四季更迭进入尾声,万物步入休养、积蓄的阶段。于自然而言,是敛藏精华、静待春发的序章;于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征程而言,亦是盘点收获、谋划未来的关键节点。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青年干部当深刻体悟立冬所蕴含的“藏”与“养”“终”与“始”的辩证智慧,在岁末冬藏之际,尤需沉心静气,检视自身,让蓬勃的拼搏之心、赤诚的担当之心、清正的廉洁之心,如同深埋沃土的种子,积蓄破土而出的磅礴力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新征程。
涵养“冬练三九”的拼搏之心,在攻坚克难中淬炼硬核本领。立冬并非意味着停滞,而是另一种形式的进取。岁末年初,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容易产生歇歇脚、松口气的念头。青年干部务必要摒弃“猫冬”心态,激发“闯”的锐气,要清醒认识到,发展机遇稍纵即逝,改革攻坚时不我待。越是环境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展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锐气。面对深化改革中的“硬骨头”,面对高质量发展中的“卡脖子”难题,面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要敢于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冬季的严寒正是磨练意志品质的最佳时机,青年干部要在应对复杂局面、处理棘手问题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造成为烈火真金。要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广泛涉猎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知识,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克服“本领恐慌”,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将学习与思考、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学思践悟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步伐。
永葆“雪中送炭”的担当之心,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使命。冬季,尤其是严寒时节,往往是对民生保障、社会治理能力的严峻考验。立冬节气,更呼唤着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强烈的担当精神。青年干部当以百姓心为心,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民意,解决民生难题,用担当作为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常走田间地头,常坐农家炕头,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要特别关注冬季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关心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下的交通安全、市场供应、供暖保障等问题,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实事,以“雪中送炭”的及时和温暖,兑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这种担当,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动。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对于定下来的工作部署,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对于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要主动上前,敢于负责,不推诿、不回避、不懈怠。要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应急处突等一线岗位上摸爬滚打,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化解一个个矛盾纠纷中,增长才干,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真正的担当,是体现在“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之中的。
坚守“玉壶冰心”的廉洁之心,在风清气正中永葆政治本色。立冬也寓意着收敛与沉淀,提醒人们要内守精神,节制欲望。青年干部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临的考验和诱惑很多,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要敬畏党纪国法,敬畏人民赋予的权力,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砥砺品质,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深刻认识到,廉洁自律不仅是纪律要求,更是对自身最好的保护。青年干部不仅要自身正、自身硬,还要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头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抵制各种歪风邪气,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要主动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让自己的言行经得起阳光的曝晒。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节操,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做一个一尘不染、清清白白的人。
立冬时节,既是收获的终点,更是新一轮耕耘的起点。青年干部当深刻把握节气更迭中蕴含的奋斗哲学,以“拼搏之心”为引擎,激发无穷干劲;以“担当之心”为坐标,笃行初心使命;以“廉洁之心”为堤坝,筑牢思想防线,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李进才)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