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十五五”蓝图绘就在乡村振兴的沃野
时代浪潮奔涌,发展步履不停。随着国家宏伟蓝图再展新卷,“十五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已然明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一名深处乡村一线的基层干部,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而如何将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转化为田间地头的生动实践,让“十五五”的规划图在乡村沃土上变成实景图,是我们必须答好的时代考卷。
深刻领会“十五五”宏图,筑牢乡村振兴的“思想基石”。“十五五”规划必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基层干部,首要任务就是学深悟透其精神实质与核心要义,特别是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部署。要深刻理解新发展阶段对乡村振兴提出的新要求,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乡村带来的新机遇。只有胸怀“国之大者”,才能确保基层工作不偏向、不掉队,使乡村的发展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将政策的“含金量”彻底释放出来。
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激活乡村产业的“动力引擎”。“十五五”时期,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核心任务。要坚定不移推进产业振兴。基层干部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的种养殖业,更要敢于破局,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康养服务、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要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老百姓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我们要当好“招商员”和“服务员”,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资本、技术、人才“上山下乡”,为乡村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描绘宜居宜业的“和美画卷”。“十五五”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身处群众之中,最了解乡亲们的急难愁盼。要将“十五五”目标任务中关于民生福祉的部署,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行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庄更整洁、更美丽;完善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方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们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努力建设让农民群众拥有实实在在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美丽家园。
激发内生动力与活力,提升乡村治理的“效能水平”。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十五五”规划必将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更高要求。基层干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推动工作,深化村民自治实践,畅通群众参与治理的渠道。要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注重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提升治理的精准化和高效化水平,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十五五”的号角即将吹响,乡村振兴的舞台无限广阔。我们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扎根基层、埋头苦干,将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在广袤的田野上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坚实的基层力量!(郑玲玲)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