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组织工作开拓县域发展“新天地”
“十五五”规划蓝图已全面展开,县域作为国家发展的“毛细血管”,其高质量发展事关现代化建设整体进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县域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组织工作锚定了“服务政治大局”的坐标,组织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贯彻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政治责任,坚持在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上深挖细作,以高质量组织工作开拓“十五五”县域发展新局面。
做好“铸魂赋能”文章,加强“十五五”县域高质量发展思想引领。全会指出,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将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十五五”发展的要求上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在新时期加快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夯实地方团结奋进的思想根基。组织部门必须扎实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将其作为干部、公务员、党员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分级分批全覆盖轮训干部,推动全面领会。坚持不懈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教育,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善于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方向、找思路、找方法,开展好干部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本领。突出抓好年轻干部的理论学习,引导他们打牢理论功底,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落实“堪当重任”要求,锻造“十五五”县域高质量发展执政骨干。全会对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出了明确要求,核心是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新时代新征程,开创“十五五”发展新局面,必须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组织部门必须鲜明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聚焦“十五五”重点任务,坚持事业为上选贤任能,不断充实各条战线骨干力量。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扎实开展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坚持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坚持严管厚爱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作为者撑腰鼓劲,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加强新时代公务员队伍建设,突出专业导向和基层导向做好招录工作,做好职级晋升来激发队伍活力。
树牢“大抓基层”导向,筑牢“十五五”县域高质量发展战斗堡垒。全会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部署。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神经末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久之计和固本之策,把基层党组织锻造成坚强战斗堡垒。组织部门必须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级带头人队伍,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动组织资源、组织力量向边境一线集聚。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原则,打造“三共”社区,深化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从权责匹配、资源下沉、多元协同、技术赋能等多维度综合施策,持续推进为基层减负赋能。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强化政治引领和服务管理,完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增强党在新兴领域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
把握“引领驱动”定位,强化“十五五”县域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全会再次强调了“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指出人才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资源,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关键变量”。为“十五五”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智力动能,必须增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组织部门必须认真履行人才工作牵头抓总职能,及时推出一批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引才政策,紧密结合县域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用人需要,引进一批高素质专业型人才,推动以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格局。探索依托省属高等院校,为乡镇定向招录培养“订单式”涉农涉医专业人才,吸引青年群体投身乡村事业。持续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关爱人才、渴求人才的良好氛围,让人才静心创造、安心研发、顺心成长。
县域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需思想引领、骨干担当、基层夯实、人才驱动四维聚力,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保障县域发展,如此久久为功,才能绘就县域发展在“十五五”期间的崭新图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坚实的县域力量。(张昊)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