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谁”中探寻基层干部的人生“密钥”
近日,《他是谁》电视剧热播中,主角卫国平为破凶杀案跨越八年,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将凶手绳之以法,维护社会稳定,守护人民安全。随着剧情发展,“他是谁”结果必将“浮出水面”,但作为基层干部应从“第一颗扣子”起便要充分理解“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认清自己、找准定位,从广大人民群众中汲取“养分”,在基层工作中践行实干担当。
理解“我是谁”,要从“一片丹心深国虑,数茎白发为民愁”寻找身份密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提出的问题时谈到,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基层干部要找准定位,坚定理想信念,在为民服务中将自身切入到人民当中,在为民服务中寻找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嘉兴南湖红船到新十年伟大变革,共产党人明确身份以“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基层干部要严修身,常问自己“我是谁”,把“人民至上,群众至上”作为工作标准,在办公室看到的都是问题,下去村里看到的都是办法,多下村调研,到群众中“吃百家饭,着百家衣”,摆正身子,沉下性子,把群众“放在心里,举过头顶”,不必在乎“我是谁”,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胸襟,初心如磐,踔厉奋发,在为民服务中搜索身份密钥。
理解“为了谁”,要从“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寻找对象密钥。“朱轓何事独来频,不为溪山只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民群众办好事,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基层干部要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走好新时代基层赶考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休戚与共。百年来,共产党人为了人民以“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生动实践书写了一部薪火相传的成就史。基层干部要厚植为民情怀,常思自己“为了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干事从全局考虑,从群众利益出发,把群众需求设置为“闹铃”模式,不必纠结“为了谁”,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胸怀,在行知践悟,为民造福中寻找对象密钥。
理解“依靠谁”,要从“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寻找依仗密钥。“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陈毅将军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泱大国,领航掌舵,“人民”二字,重若千钧。基层干部要将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刻在心里。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依靠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回望来时的路,踏着一路坎坷,共产党人依靠群众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冲劲篆刻了一本奋进新征程的画卷册。基层干部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常念自己“依靠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群众之忧,在基层工作中问政于民、问情于民、问计于民,倾听民声,尊重民意。不必在意依靠谁,以“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度量,夙兴夜寐、精耕细作,在以民为本中探索依仗密钥。(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黄龙乡人民政府 胡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