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反腐倡廉 > 廉政建设 > 正文

以优良作风凝聚复兴伟力

2025-03-17 16:32:41 | 来源: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县委组织部

治党治国,必先治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政治自觉,将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创造性提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要论断。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节点上,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更能深刻体悟其中蕴含的政治智慧、历史担当和为民情怀。

立心铸魂,筑牢信仰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新时代作风建设始终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系列举措,让9900多万党员在思想淬炼中校准价值坐标。从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到新时代的党史学习教育,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思想上的清醒保持作风上的纯洁。中央党校“传承红色基因”培训班学员在井冈山重走挑粮小道时感慨:“背上的米袋越沉,心中的信仰越明。”这种触及灵魂的作风教育,让党员干部在重温初心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立规明矩,扎紧制度之笼。“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实践启示我们:作风建设不仅要靠教育引导,更要靠制度约束。党中央先后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180余部党内法规,构建起作风建设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6.1万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1.5万人。在浙江安吉,“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将38项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在广东深圳,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四风”监督预警模型。这些创新实践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重要论断,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立行立效,激荡实干之风。作风建设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为民造福的实践中。从脱贫攻坚战场上的“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到疫情防控中的“党员先锋岗”;从“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改革,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基层治理创新,作风建设持续释放惠民红利。在河北正定,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思路,在福建三明,“居民夜谈会”制度让干部利用晚间倾听民声,收集意见建议转化率达92%。这些生动实践印证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深刻内涵,彰显了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

风雨洗征程,清风扬正气。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作风建设必须抓常、抓细、抓长”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方向。当9900多万党员都能成为优良作风的践行者,当每个党组织都成为激浊扬清的战斗堡垒,就一定能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磅礴力量。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作风建设这场永不停歇的自我革命,必将让党的执政根基更加坚实,让民族复兴的航船破浪前行。(贺晋源)

【责任编辑:王平】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