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反腐倡廉 > 廉政建设 > 正文

作风建设的“镜子”要常照常新

2025-09-25 09:10:05 | 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委社会工作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进一步下大气力把党建设好,打造一支党性纯洁的队伍、纪律严明的队伍,使我们党始终不负人民,团结带领人民顺利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作风建设事关民心向背,绝不能有“闯关”“过关”心态,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当下实践的清醒判断,为武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砥砺前行注入了深沉而坚定的精神动力。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是衡量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忠诚度的重要标尺。所谓“闯关”心态,实则是一种机会主义、功利主义的思维作祟,将作风建设视为阶段性任务或考核指标,企图“一劳永逸”或“蒙混过关”。这种心态,不仅背离了党的宗旨,更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南辕北辙。历史反复证明,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绝非一朝一夕可根治,更非一场活动、一次会议所能彻底解决。它如镜,照见的是党员干部的初心与定力;它也如钟,时刻警示我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一次次在重大考验中挺立脊梁。这些精神的背后,是千千万万党员干部以过硬作风凝聚起的钢铁长城。当前,武汉正处在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努力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龙头、走前列的关键时期。前路绝非坦途,机遇与挑战并存,更加需要全市党员干部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过硬作风,披荆斩棘,破浪前行。任何“歇歇脚”“松口气”的“闯关”念头,说到底都是对事业的懈怠、对人民的辜负,必须坚决摒弃。

破除“闯关”心态,首在“心学”,重在筑牢思想根基。思想的“闸门”不紧,行动的“洪水”就会泛滥。要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要善于运用武汉丰富的红色资源,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理想信念之火燃得更旺,让为民服务的初心守得更牢。要常对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敲思想警钟,常扫思想尘埃,确保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始终清澈。

破除“闯关”心态,贵在“常长”,功在健全制度机制。作风建设,唯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要织密监督之网,畅通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渠道,让歪风邪气无处藏身。要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速查严处,形成强大震慑。同时,要注重建章立制,扎紧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并强化制度执行力,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真正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破除“闯关”心态,成在“实干”,要在以上率下。“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领导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要牢固树立“抓好作风建设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责任意识,形成以上率下、层层传导的强大势能。作风建设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发展、服务民生的实效上。要大力弘扬“扑下身子抓落实”的实干作风,要看干部是否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看是否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城市治理、民生保障等硬仗中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要以实干实绩检验作风成效,方能避免作风建设沦为“空中楼阁”。

潮涌江城,风正帆悬。作风建设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赶考”。唯有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彻底摒弃“闯关”“过关”的侥幸和懈怠,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才能让清风正气在江城大地持续充盈、涤荡人心,才能凝聚起万众一心、真抓实干的磅礴力量,不断开创武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杨东)

【责任编辑:苏小静】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