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乡土人才资源 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途上,人才作为核心驱动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挖乡土人才资源,不仅是对乡村经济、文化潜力的挖掘,而且是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能。
树立人才引领的发展观念。人才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第一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习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广招贤才,充分发挥人才主观能动性,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在基层工作中,我们要将人才作为优先考量的要素,通过发布人才招募令、举办乡村人才座谈会、建立人才信息库等措施,广泛吸引致富带头人、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退役军人等加入乡村振兴行列,积极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从而引领产业升级和社会变革。始终坚持精神力量激励和物质保障激励两手抓,建立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打造开放包容、公平竞争、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确保人才资源得到高效配置和充分利用。
强化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古语云“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如果每位人才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和力量,那么就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不仅关乎个体的潜能释放,更关系到整个社会体系的效能提升。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我们要秉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在全面了解人才的知识技能、擅长领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精准匹配乡村振兴的需求和任务,为广大人才提供合适的岗位、铺好成长的道路、搭好发光发热的舞台,助力他们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注重加强人才团队建设,促进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构建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人才的需求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人才的持续培养与提升,确保他们始终能够适应新的形势与任务。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县乡两级党校、职业院校等教育资源,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培训、管理能力提升班、创新创业指导课程等,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等前来授课,为人才提供政策理论学习和业务能力提升的机会。同时,发挥基层一线作为人才成长“练兵场”的作用,以开展挂职锻炼、参与重点项目、担任科技特派员等方式,让人才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在历练中脱颖而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长足发展。(郑舒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