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复兴“密码” 争做时代青年
近日,“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发布短视频《复兴“密码”》,用2分40秒回顾了从1915年,一群进步青年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新青年》杂志,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狂飙巨澜,到1921年,一群平均年龄才28岁的青年团队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点燃革命星火,翻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彰显中国青年时刻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时代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时代赋予了青年历史重任和无限厚望,党和国家把青年当作复兴栋梁和强国先锋。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把握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肩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争当“有志、有为、有识”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明“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之理,做胸怀天下的“有志青年”,让青春拥有星辰大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批热血澎湃的青年,不忍山河受难,于暗淡世间振臂呐喊,在革命中“甘将热血沃中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支支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青年扫盲队,满怀豪情投身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实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无数意气风发的青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深厚家国情怀、伟大创造力的青年。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广大青年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敢地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做到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事业同发展,成为一名心中有光、眼前有路的追梦人。
明“学如弓弩,才如箭簇”之理,做孜孜以求的“有识青年”,为青春搏击积蓄能量。善于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实践和光辉历程的一条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谆谆告诫广大青年“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勤奋学习”“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况、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广大青年不仅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更要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政治能力,既要勤读有字之书,也要苦读无字之书。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道德修养。要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学会在“满目荆榛”上摔打磨砺以练就“铁肩膀”,在“进退维谷”前破釜沉舟以拉满“成长值”,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明“中流击水、奋辑者进”之理,做矢志奋斗的“有为青年”,使青春之舟扬帆启航。曾有邓稼先将青春献给了中国核武器事业,他用汗水和血液创造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让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有机会引导世界先进水平;曾有袁隆平将青春献给了整片稻田,他用杂交水稻温暖了全球数十亿人的心窝,让多少人摆脱了挣扎在温饱线边缘的痛苦。新时代青年干部是党的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是继承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广大青年干部要永葆奋斗精神,相信奋斗、依靠奋斗、坚守奋斗,用奋斗绘就青春底色,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用奋斗开辟新的征程。展现奋斗姿态。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闪躲。厚植奋斗情怀。始终把“人民至上”摆在最高位置,将“为民造福”作为毕生追求,用实际行动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终身考题。(四川省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群工作部 游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