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文选 > 正文

以“21条”硬举措为基层减负“蓄能”

2025-08-20 14:06:32 |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五一街办事处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这“21条”举措如同一剂“良方”,直击形式主义的“病灶”,为基层干部“松绑”,为基层减负“蓄能”,为干事创业“赋能”,为基层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打破文山会海“枷锁”,让实干回归行动本源。形式主义的“文山会海”侵蚀着基层干部的精力,让其陷入“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怪圈,真正用于干事创业的时间被严重压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此次《若干规定》精准发力,对文件篇幅、会议时长等作出明确规定,通过严格的量化标准,从根源上减少不必要的文件和会议。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响应,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实干精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让实干成为基层工作的主旋律。

破除过度留痕“顽疾”,让考核回归实效本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简单以留痕多少、上报材料多少来评判工作好坏,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形式主义下的过度留痕,使得“材料政绩”盛行,考核偏离了真实的工作成效,成为基层干部的沉重负担。这不仅违背了工作的初衷,更是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错误政绩观的体现。《若干规定》明确指出,考核应当化繁为简,不搞“千分制”,不搞“繁琐哲学”,打破了这种形式主义的考核怪圈。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上。用实际成果说话,让考核真正成为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

斩断层层加码“黑手”,让政策回归民生本位。层层加码如附骨之疽,不断侵蚀基层治理的活力。本是为群众纾困的政策,经“加码”之手层层拔高标准、压缩时限,变成“数字好看”的面子工程;本应灵活施策的基层事务,被“一刀切”的硬指标捆住手脚,让干部陷入“应付上级”与“服务群众”的两难。这种做法不仅背离政策初衷,更消耗基层精力、疏离干群关系,让治理效能在层层叠加的负担中不断损耗。针对此弊,《若干规定》如利刃出鞘直指要害,强调政策落实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为基层松绑减负提供了制度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规定为遵循,校准工作坐标。既要坚决抵制“加码”冲动,不搞“层层甩锅”的懒政,更要沉下心来察实情、出实招,把政策善意转化为群众可感的实效。唯有守住“为民服务”的本真,才能让基层治理在减负中提质,在务实中增效。

“21条”的出台,既是对基层减负诉求的精准回应,更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之举。它如同一把标尺,划定了形式主义的红线;又如一阵清风,吹散了基层的沉疴积弊。唯有不折不扣落实,让政策善意直抵一线,才能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让基层干部在服务群众的道路上轻装上阵、阔步前行。(杭红玲)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