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载过后,应当如鱼
初至南麂岛,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行驶在蜿蜒曲折的彩虹公路,我看到海面上成片成片的大黄鱼鱼排,一团一团的网箱,在波光凛凛的海面上晃荡出轻快的节奏。夕阳西下,数家渔民满载而归,可谓“万点金光落玉盘,数叶渔舟漂杳冥”。
而今半年时光悄然而去,耳边仍然回响着刚到村上时听村民们说的,南麂人喜鱼,是因为大黄鱼如精灵,有着肆意勃发的生命力。作为到南麂镇东方岙村任职的选调生,我与大黄鱼已经“交手”大半年了。与村民渔民打交道一辈子的大黄鱼,也逐渐成为我成长历程中抹不去的伙伴。今后也应像黄鱼一般,居“底泥”、厌“彩光”、喜“浊水”。
居“底泥”,住“基层”,在“千言万语”中熟睹“大脚板”的真谛。大黄鱼主要栖息于沿岸及近海砂泥底质水域,大多栖息于中底层水域,即使在网箱中也位于底部,需敲打方能游浮出水。正是因为其生活在基层,才有更好的生长空间。作为“初入机关门”的青年干部,在成长之旅中“基层”的经历相当重要。“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湖南的湘江到上海的黄浦江,从东北的山区到华东的平原,是多少干部始终用和蔼可亲“笑脸”拉进距离,用沾上泥土的“土话”深入沟通,才打破干群的隔阂和成见,才在波涛汹涌中匡正中国发展之道。180多天,我从对闽南话的“全然不知”到“一知半解”,从一开始不好意思躲在支书背后被村民取笑,到走村入户上门走访逢人便是“吃了吗”。转变的关键就在于始终扑下身“摸实情”,弯下腰“访疾苦”,沉下心“问民需”,听他们说上“千言万语”自然能够打成一片。
厌“彩光”,好“平淡”,在“千娇万态”中涵养“正己身”的清气。大黄鱼生活在中底层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讨厌强光,但每次去鱼排查看总有一些“好奇”鱼为了看一看花花世界而翻“白肚皮”。习近平总书记曾批评说,“刚成为单位骨干或走上领导岗位就陷入贪腐,不是晚节不保,而是早节就没保住”,更是为我们年轻干部敲响警钟。当下,众多选调生奔赴基层开启人生的新篇章,涌现出一大批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奉献的典范,但同时也要警醒,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第一颗扣子”是否扣的正、扣的牢、扣的紧。唯有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才能守住拒腐防变防线,面对灯红酒绿不丢品格、面对推杯换盏不失人格,在平平淡淡中做一条茁壮成长,满身正气的大黄鱼。
喜“浊水”,勤“奋斗”,在“千锤万凿”中磨练“若等闲”的淡然。南麂的大黄鱼肉质结实鲜美,口感极佳,远胜于传统近岸浅水养殖的大黄鱼,而养殖的秘诀就在于大网箱深海养殖,最大程度还原原生态野生生活,能够让它们在海浪中“优胜劣汰”。新青年干部不妨将自己化身为海洋中游弋的“千里鱼”,而非办公室里常青的“迎客松”,去“浊水”中游上一番,面对“疾风骤雨”岿然不动,面对“惊涛骇浪”劈波前行,用实实在在的克难、踏踏实实的奋进,积极参与除险保安、信访维稳、经济建设等重要工作,尽全力发挥自身的才智优势,才能消除“本领恐慌”。
“青春正得路,扶桑同日出”,半年的工作生活,我和渔民们一起“迎着海风”见过日出,也“乘着夜色”捕过黄鱼,往后更要如大黄鱼踔厉奋发、笃行不殆,用奋斗游出青春绚烂的篇章!(温州市平阳县南麂镇东方岙村选调生 薛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