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 担当时代重任,不负人民重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近年来,随着国内载人航天技术的不断提升、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4.2万公里、冬奥项目创造新的历史、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改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前无古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青年干部唯有团结奋斗、踔厉奋发,才能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在新征程上作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业绩。
一是涵养“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赤子情怀,以“无我”之境担当时代使命。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从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明清鼎革之际思想家顾炎武,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国家总理周恩来;从“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到“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的新中国最早一批“铸盾人”钱七虎;从“心唯大我育青禾”的“布衣院士”卢永根,到带领“马兰花合唱团”登上冬奥舞台的“北京榜样”邓小岚;从在疫情前线践行青春誓言的一支支抗疫青年突击队,到借助短视频与直播授以青年无限知识的“银发知播”团队……古往今来,无论名垂青史还是平凡普通,一代又一代人饱含家国之情,在各自岗位上挥汗如雨、辛勤奋斗,矢志不渝为国奉献、追逐理想,以“无我”之境书写“大我”人生,铸就强国伟力。当代青年身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更当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用真情去投入、用心胸去扩张、用脚步去丈量,在困难挑战面前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努力拼搏绽放光芒,在强国道路上挑大梁当主角、增才干强本领,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二是砥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坚韧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力量。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把人民拯救出苦难”的原福建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经过14年的不懈努力,在沿海建成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大学生村官杨宁,在“致富项目”屡战屡败的情况下,凭借“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坚定信念和“不怕弯多山高,只盼家乡更好”的乡土情怀,自掏腰包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带领村民鼓起“钱袋子”。与之相比,如今一些年轻人格外偏爱寺庙游,“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寄托超自然力量寻求人生转机,殊不知奋斗才是青春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梦想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新征程上充满光荣和梦想,也充满了艰辛和汗水。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青年干部要以崇高的精神追求树立人生的价值坐标,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把稳青春航向,勇于开“顶风船”、啃“硬骨头”,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气、“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大胆开拓创新,不断攻坚克难,把自信写在脸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担当落到实处,在为民服务的岗位上炼胆魄、磨意志、长才干。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从小处看,在机关做一名科员,就要踏实完成各项交办任务,不躺平不佛系不摆烂;开展基层工作,不论在乡镇还是村居,都要以百姓之心为己心,求真务实主动化解问题,不摆官架子,拒绝“等靠要”。
三是锤炼“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本领,以大兴调查研究做好“穿针引线”。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的二十大指出,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他在浙江工作期间也曾强调,为民办实事,一定要办在点子上,关键是要用心听民声、以情察民意。这无疑给我们做调查研究提供了指引,指明了方向。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如今,个别领导、专家不重视下基层调研,而习惯于坐在办公室看“过滤”后的调研报告,调查研究简单化必然会影响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效果。作为从家门、校门走进“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做好调查研究是我们增加工作经验、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法宝,而坚持群众路线则是提升调查研究能力的“不二法门”。基层是一个广袤无垠、大有可为的舞台,青年干部要饱含群众感情,多沾泥土气,以“踏遍青山人未老”的豪迈、“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韧劲,争当坚定蹲苗者,甘坐“冷板凳”,多规划、多谈心、多记录,既要“身入”基层、又要“心到”基层,更要“问需”到基层,虚心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生关切的“小事”,做一根“能穿线的针”,做“有创造力的执行者”。(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百丈漈镇篁庄村选调生 张维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