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基层”之课 答好时代之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深入基层、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是每一名年轻干部的必修课。在这堂课中,年轻干部要执服务之笔、启创新之思、答逐梦之卷,真正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到基层的“大我”中,将个体的“小愿景”融入到国家的“大蓝图”中。
执“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的服务之笔,勤勉务实、心系群众。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基层是公共服务供给的“最后一公里”,作为离群众最近的基层干部,既是党的干部,更是人民的干部,在工作中要做个“多面人”,既要竞当“急先锋”,雷厉风行,对于百姓的事,坚持“接诉即办”,确保群众诉求早解决、早满意;也要争当“贴心人”,与群众“拉家常”“说土话”,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问题清单”变“满意答卷”;还要善当“挑担人”,“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该顶的事情要敢顶,该扛的事情要敢扛。
启“戢鳞潜翼,思属风云”的创新之思,锐意进取、与时俱进。新时代新形势下,过去群众工作的“旧船票”登不上社会治理的“新客船”。面对基层日益复杂的群众需求,不能依赖“惯性思维”“经验主义”,要深入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和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面对新任务,摒弃“旧有模式”“保守心态”,多想“破题”的思路、“破冰”的办法、“破局”的措施,积极寻求难题的解决路径,以一个问题的解决推动一类问题解决。
答“愿为出海月,不做归山云”的逐梦之卷,锚定航向、踔厉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新时代年轻干部是最具生命力的队伍,具有最积极的活力和最新颖的创造,要走得出办公室门、走得进群众家门,勇于脱离舒适温床,攻克急难险重,甘当几次“热锅的蚂蚁”,多接几次“烫手的山芋”,强化“重任在肩”“不辱使命”的责任担当,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和人民需要紧密结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同频共振,在基层一线理解群众心声,在田间地头增进人民情感,在躬身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谱写青春梦,共筑中国梦。(童淑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