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先 上好主题教育“理论课”
学习,是为了从思想源头汲取奋进的力量,在新时代的伟大征途上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这次主题教育是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契机,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一次党性的锤炼、一次动能的充电、一次精神的补钙。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这次主题教育的学习者,通读、精读、研读原著原文原理,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学出实实在在的成效。
切勿“大嚼大咀,牵强暗记”,要以“逐字训释,逐句消详”精研细究的态度读原文,实现“文火慢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读书“如人之食,嚼得烂,方可咽下”,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逐字逐句“啃读”,“一口一口”地把先进思想“吃透”,今日去一重,明日去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决不能粗枝大叶、囫囵吞枣,选择性、跳跃性地学习。只有逐句逐段深入学,条分缕析潜心悟,才能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贯彻落实中不走样、不变形、不变味,才能将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部署变成生动的实践和美好的现实。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捷径可走,是要下点苦功夫、硬功夫的,来不得一点自满和懈怠,只有“笨功夫”,才是真正的“硬功夫”。
切勿“轮流通念,复之不精”,要以“而学而温,沉潜反复”久久为功的韧劲悟原理,实现“常学常新”。毛泽东同志曾说,《共产党宣言》他至少读了100遍,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和启发。习近平同志在农村插队时,坚持白天劳动晚上学习,阅读了古今中外的大量书籍,单《资本论》就看了三遍。领导人孜孜以求的学习态度、久久为功的治学方法,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初看文字,只见得个浑沦物事。久久看作三两片,以至于十数片,方是长进”,我们决不能把学习当负担,应付式学习、被动式学习,草草读完一遍就了事,而是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在学习思想上“千锤百炼”,在学思践悟、循环往复中用心去体味“真理的甜味”。要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重要指示,把学习贯彻新思想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每学一次,就要让感受多一些、体会深一层,通过量的不断积累,推动学习成效质的提升。
切勿“坐而论道,纸上求理义”,要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深学笃行的作风促转化,实现“学用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座思想宝库,提供了一整套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当前与未来的宽广视角和科学方法。学习这一重要思想,必须紧密结合现实实践,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学习思考,从中寻找答案和办法。只学不用,无非是“看热闹”,只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才能“洪钟小大随叩鸣”,不会“入宝山而空手回”,确保优秀思想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对每一篇重要讲话深学细悟,不仅要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弄明白怎么抓、怎么干,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去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进展。(王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