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上的赶考人
过去的几十年,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下一步,中国共产党将带领全中国人民踏上农业农村发展新的赶考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问卷已经摆在眼前,党员干部要以新时代“赶考”精神迎接挑战,做好新时代赶考人,彰显共产党员的历史担当。
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赶考人,首先党员干部要具有先进意识。“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一个人的根基在于他的思想。意识决定形态,只有当思维有了高度,行为才有深度。作为一名新时代赶考人,要学会依据时代发展,结合乡村基本村情,紧密联系群众,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有的放矢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网络的发展的速度对农村基层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基层工作者需要具有见微知著的能力,树立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以顺应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
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赶考人,其次党员干部要拥有坚毅品质。乡村振兴的硕果是代代先辈基续奋斗的成果,它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这就要求基层工作者要拥有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的长久耐力。我国农村土地远大于城市用地,这意味着乡村振兴工作中注定存在琐碎繁杂的纠纷矛盾,这与部分有志青年所期待的大展宏图的理想存在较大差距。而想要在广袤的黄土地中创造个人的一份力量,便只有不断锤炼自己的品性,沉住气,静下心,在千锤百炼中方能百炼成钢。
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赶考人,还需要党员干部持有坚韧意志。“七一勋章”、“时代楷模”获得者黄文秀在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期间,通过走访了解到群众不配合工作的根本原因,在针对性抓制度建设的同时,以“白+黑”、“5+2”的工作模式带头入户开展工作,以真心换得群众的理解与认识。现阶段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群众受教育水平较低,基层工作者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难免会面临新旧观念的冲突,遇到内外理念的交锋,而是否能直面问题,以“遇事不推诿,做事不懈怠”坚韧意志,久久为功助力乡村振兴,才是党员干部能力培养建设的关键。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星光不负赶路人。党员干部要注意武装头脑,在一线坚定意志,奋勇向前,做好新时代奋斗的赶考者,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赶考路,共同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答卷。(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海西镇人民政府 王瑶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