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跑”淬“三心”破调研难题
调查研究一直是党的传家宝。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调研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规律的最本真方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广大干部要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吃透“三跑”精神,破除经验主义、教条主义、逃避主义调研难题。
基层“跑遍”淬炼“求真务实”之心,力破纸上谈兵“经验主义”调研难。年轻干部对基层实际了解相对较少,需“眼睛向下”“脚尖朝地”,不可搞作秀式、盆景式调研,更不能“坐在电脑旁想问题”,要深入田间地头、乡亲邻里、大街小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在浙江工作时,他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将4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用到基层调研上;在正定工作时,他用1000多个日夜走遍了全县15个公社、221个大队民……习近平总书记也用身体力行诠释了基层调研的真谛。只有真正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把基层跑遍,才能让调研“言之有物”“货真价实”。
基层“跑深”淬炼“刨根问底”之心,力破木人探海“教条主义”调研难。基层是富矿,但没有露天矿。有的干部下去了很多趟,跑了很多村,但仍发现不了新问题,很大原因是没有在“跑深”上下功夫。譬如有的干部调研时喜欢做“表面功夫”,只看成绩不看问题,总结的情况浮于表面、不沾泥土;也有干部喜欢搞“木人探海”,“坐在车上”看问题,只看到“铺好的”门面,看不到“荒废”的后院。基层调研要蹲下去“看蚂蚁”、坐下来解剖“麻雀”,要遵照《方案》中指出的12个方面重点内容,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到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长期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找准“痛点”然后“对症下药”。
基层“跑透”淬炼“真金火炼”之心,力破调而不研“逃避主义”调研难。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毛泽东同志曾讲过,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有的干部碍于情面、怕麻烦,看到问题却不解决,尤其对于“狗皮膏药”的“粘手”问题不肯下定决心铲除,最终导致调查研究的脱节。广大干部要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形成清单,狠下功夫推动问题整改、困难解决。对于长期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要敢突深水区、敢涉险滩,摒弃一切畏首畏尾、消极懈怠的思想,将自己打造为疾风劲草、烈火真金,以“不妥协不放弃不撒手”的精神咬住问题、紧盯不放、一抓到底,才能让调研“调”出真成果。(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众安村党委书记助理 李路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