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学习 > 正文

练好调查研究“准、深、实、效”基本功

2023-03-24 15:08:30 | 来源: 中廉导刊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练好这一“基本功”。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掀起了调查研究的浪潮。各级党员干部要踊跃投身到调查研究的浪潮中去,坚持问题导向,谋实事、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努力打开新时代工作新局面。

突出一个“准”字,统筹“三情”选准主题。“谋定而后动”,选题是调查研究的第一步。开展调查研究要树立鲜明的问题导向,统筹“上情”“民情”“实情”选准课题、谋定思路、谋深方案,做到带着问题去看、去听、去思考,只有带着困惑“下去”,才能怀揣办法“上来”。党员干部调研选题应当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不论是部门机关还是基层一线,都有其具体的工作特点以及问题挑战,要立足实情,从本职角度选好课题,从熟悉处出发,做到深入浅出;应当坚守初心、切忌脱离群众,察清摸透“民情”,从人民角度选准课题,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应当心怀全局、切忌自我中心,学深悟透“上情”,从全局角度选优课题,做到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同频共振”。

突出一个“深”字,深入基层发现问题。调查是研究的“源头活水”,走马观花、看前院盆景,手捧材料、做表面文章,注定调查不实、察情不真,研究分析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靠这样的调研解决问题实属“天方夜谭”。唯有深入基层,和基层群众站在一起、聊在一起、想在一起,才能才能寻得病灶、求得良方、解得民忧、除得民困。既要深入基层扑下身子、放下架子,以人民群众为师,听民声、察民情,“面对面”“背靠背”收集来自基层各方意见,翔实掌握第一手资料;也要有“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人民情怀,用心用情体民情、解民意、知民需,才能找到痛点、发现堵点,让调研工作更接地气、更有底气。

突出一个“实”字,剖深析透把脉切题。“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看到的都是细心布置过的,听到的都是精心排练过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如此形式主义,难免调研结果失实,政策制定跑偏。开展调查研究必须杜绝形式主义,下真功夫、出实招。一方面,要始终坚持揪着问题不放的调研态度,要到真正的基层去,放下矜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到矛盾多的地方去,放下面子,多听逆耳之言,只有“打破砂锅问到底”,才能“认清庐山真面目”。另一方面,要主动适应信息时代,到网络阵地上去,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汇集广大网民的智慧,并逐步把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理念引入调研领域,提高调研的效率和科学性。

突出一个“效”字,对症施策破解难题。“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调查研究的生命力,关键在于调研成果能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可否为上级施策提供有力依据,不能最终止步于一纸报告,更不能为了调研而调研。调查研究要注重成果的转化,谋实谋深后半篇文章。一方面要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将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归纳整理,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研究,要做到系统全面认识问题,精准施策解决问题,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同时也要树立全局观念,跳出一隅、见微知著,将本地的问题放到全局中去看,将成功做法经验化,努力探索更具普适性和全面性的成果,更好地为上级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浙江省长兴县委组织部干部科 王泽成)

【责任编辑:风景鱼】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