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 请查收国情调研“三真”指南
李强总理在首场中外记者会上说:“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作为一名新任选调生,撰写国情调研是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的重要载体,也是帮助我们提升学习研究、综合分析、沟通协调能力的重要抓手。因此,选调生们更要做到以“真心”“真意”“真情”深入一线,扎实开展调研任务,实事求是完成好国情调研这项重要工作。
选调生要以“真心”行“真走访”。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新任选调生到村任职不熟悉村情,需要通过已有参考资料作初步了解,但不能过度依赖甚至全盘照抄,陷入“旧数据”“旧事例”的桎梏。对于国情调研,选调生们必须行“真走访”,真心实意、扎扎实实走遍村头巷尾,每家每户。通过深入交谈摸清群众家庭状况、了解其生活习惯、把握其关切诉求,实事求是记录群众点滴,坚决不做蜻蜓点水的“作秀式”调研。
选调生要以“真情”换“真事例”。撰写国情调研报告,要有立得住脚的真数据,寻得着依据的真人真事。初下村时,市委组织部着重推荐了《郝家川调查》一书,本书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全面深入地调研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详细地介绍了作者如何深入群众、如何收集利用数据、如何研究反思等,告诉我们调研时必须要有“真数据”“真依据”,切勿“纸上谈兵”。因此,国情调研需在大量繁杂的实例中浪里淘金般挑选事例,选取代表性、时代性的真事例,为展现一篇丰富的、鲜活的国情调研提供有力保障。
选调生要以“真意”谋“真发展”。国情调研是发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问题凸显出来,更重要的是去思考破解难题。有的同志调“调而不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原了事情的真相和全貌,但不会梳理归纳,对问题没有进行深入思考,久而久之也就“化为乌有、烟消云散”,这样的调研是“华而不实”的。国情调研,需坚持“调查”与“研究”并重,做到找准问题并“对症下药”,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落实解决对策,做到调研开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真正做到为一地谋发展。(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云城村选调生 徐世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