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航天精神力量 做新时代的“邓清明”
北京时间11月29日23时0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收尾”,更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开篇”,意味着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了从量的累积到质的飞跃。同时此次飞天任务的航天员又与以往不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成员费俊龙将带领两位首次“飞天”的航天员,奔赴银河、逐梦九天。其中一位,便是56岁的邓清明,也是唯一一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却仍在现役的首批航天员。
从1998年入选首批航天员,到2022年圆梦九天,25年砥砺奋进、勇毅前行,邓清明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强意志、以“润物细无声”的奉献精神、以“丈夫誓许国”的爱国宣言,诠释着“航天精神”的深刻内涵,为广大年轻后辈提供了思想指引。我们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更要汲取“航天精神”的力量,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奉献者和爱国者。
保持飞天姿态,凝聚砥砺奋进的力量,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时刻保持飞天姿态,是邓清明的常态。他说过“太空不会因为故事感人就向我张开怀抱。”因此,邓清明挺过了煎熬漫长的训练、扛过了结石手术的伤病、度过了数次落选的失意,25年的坚守和等待,离不开他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对航天梦想的追求。也正是这份赤诚的心和奋进的力量,才让梦想搭载火箭,遨游宇宙。我们作为年轻干部,也应保持对工作的热忱、践行民为本的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多当几次“热锅的蚂蚁”、多捧几次“烫手的山芋”,在工作中经风雨、长才干、练本领,用不懈的奋斗夯实基础,在关键时刻“挺出身来”、“做出成绩”。
秉持备份精神,厚植自我奉献的情怀,做新时代的“奉献者”。当年首批14名航天员中有8人圆梦太空,5人停航停训。邓清明的战友在离队前对他说:“不管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他曾多次以“备份”的身份目送战友启程远行,他或许仿徨失望,但是最后情绪都融入一句“战友安全回来才是备份结束”的铿锵话语。我们年轻干部要学习邓清明的“本分”,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扎根基层、深入基层、奉献基层。我们要注重潜绩而不过于注重显绩,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观念,绵绵发力,久久为功。
逐梦浩瀚星河,弘扬爱党爱国的精神,做新时代的“爱国者”。“清寒枯苦飞天路,明净坚贞报国心。”邓清明书房的这幅对联,是他的真实写照,更是无数航天人的群体画像。漫漫飞天路,邓清明走了25年,并以身作则影响他的女儿投身航天事业。在这航天工程的伟大成就背后,是无数个“邓清明”将爱国的热血镌刻在航天事业的丰碑上,将青春的汗水浇灌在祖国发展的土壤里。未来属于青年,希望给予青年。我们青年同志都应该成为“邓清明”,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复兴梦,在点滴的为人民服务中,折射群众生活的现状,夯实基层治理的基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凝聚起磅礴力量。(浙江省慈溪市横河镇人民政府 胡梦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