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三个务必”“赶考路”再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三个务必”是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所萃取提炼的共产党人的优良品格。73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为党在历史转折点提供了正确指引。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三个务必”的提出,为全体党员锚定了新的时代方位和奋斗坐标,向同志们提出了更新、更高标准的时代使命和政治要求。身为9671.2万分之一,我们的道路永远在前方,我们的“赶考”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将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入脑入心,以“三个务必”为指南,不忘“来时路”、走好“赶考路”、踏上“逐梦路”,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时刻铭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谆谆教诲,坚守光辉历史中的“为民情怀”,不忘栉风沐雨的“来时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慷慨悲歌为民请命的历史,我们的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肩负家国所寄、时代所托、人民所望,历经惊涛骇浪、血雨腥风,始终本色依旧、历久弥坚。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带领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奴役欺压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十四亿人民携手迈向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从建党时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今天已经拥有9671.2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人民拥护始终是最大动力,服务人民、振兴民族始终是最大初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回望“来时路”,我们要坚守初心如磐、担负使命在肩,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把人民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尺,以初心为民的实践赢得人民的支持。
时刻铭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谆谆教诲,接续光辉历史中的“优良传统”,走好行稳致远的“赶考路”。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时,把进京比作一场考试,强调“希望考个好成绩”,并对全党同志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不仅在当时起到了警醒全党的作用,直到今天都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当前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然实现的历史时刻,“三个务必”中再次强调“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对光辉历史中的“优良传统”的接续传承,更是对赶考永远在路上的清醒认识。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只有始终强调和坚持“两个务必”,党才能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保持“两个务必”、保持头脑清醒,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走好新时代“赶考路”,我们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战战兢兢,夙夜在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接续奋斗、勇毅笃行。
时刻铭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谆谆教诲,传承光辉历史中的“英雄本色”,踏上乘风破浪的“逐梦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深藏于共产党人骨子里的英雄气概,最为集中的体现,莫过于中国工农红军惊天动地的万里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中国共产党在困境中发展壮大,在逆境中毅然奋起,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就是一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史。历史不会忘记,从1840到1949,中华民族百年沉沦,万马齐喑,中国共产党以星星之火起燎原之势,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历史更加瞩目,从1949到本世纪中叶,中华民族百年复兴,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汇聚磅礴伟力共筑中国梦,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共产党依靠不断的斗争才能在一次次的艰难险阻中转危为安,才能在一次次的胜利中取得新的更伟大的胜利。在新时代的“逐梦路”上,我们要传承先辈的英雄气概,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劲接续奋斗,以一往无前的勇气踏破“雄关漫道”,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绽放绚丽之花。(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人民路街道 葛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