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延安精神”走好新征程上的“赶考之路”
10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高山无言,河水无语,历史于无尽的远方川流不息,带不走延安精神在每个共产党人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记。广大共产党员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赶”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初心之路,“考”吃苦耐劳、严守纪律之风。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在革命最艰苦、最吃劲的时期,在艰苦奋斗中不断凝练产生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讲政治、守纪律,顾大局,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的纯洁。要牢记入党誓言,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讲党性,讲修养,讲奉献。自觉传承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赶”奋勇拼搏、开拓创新的创业之路,“考”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之本。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延安军民在物资极其短缺的情况下,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即使在物质资源极为丰富的今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也永远不能丢。作为党员干部,更要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表率和担当,以身作则,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践行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学习、多思考、多尝试,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气神去“啃硬骨头”。要知难而上,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责任感淬炼自我,在与困难斗争中完成蜕变,做到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
“赶”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之路,“考”根植人民、造福人民之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心里对群众真心实意,在行动上必然全力以赴、功在不舍;心里对群众虚情假意,则事事为自己考虑,全然不顾群众利益,公心为民和私心为己是截然不同的干事态度,在行动上是全然不同的姿态。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第一要务。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方式,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要时常倾听群众心声,熟悉掌握民情,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和困难,用心感染群众,热心服务群众。(浙江开化县大溪边乡党委 罗子贤 罗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