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足迹 感悟情怀 ——读《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有感
《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一书翔实记述了习近平同志2002年10月至2007年3月在浙江工作期间,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推动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不懈探索与开拓创造,品读该书,可以深切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卓越的战略远见、真挚的为民情怀和超脱的责任担当,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
以“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度胸襟做好“顶层设计”。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十分重视战略思维的涵养与运用,他准确把握21世纪之初浙江面临的世情、国情和省情的深刻变化,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形成的优势和不足,科学判断浙江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擘画了作为省域治理总纲领和总方略的“八八战略”,并先后制定实施创建生态省、建设“平安浙江”、建设“法治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重大决策,为浙江改革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充分体现了他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战略远见。事实证明,也只有从战略层面观察和判断形势,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根本方向,才能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做好为民服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浙江工作时期,习近平同志就强调要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和创造性。无论是谋划重大战略还是抓具体工作,都牢固树立“心无百姓莫为‘官’”的工作态度,始终秉持与群众同甘共苦的赤子情怀,始终与人民心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书中处处可见这样的字眼:抗击非典,要求全省人民筑牢坚不可摧的“防疫大堤”;在抗击台风工作中强调“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万一失防”;牵挂为城市发展进城作出贡献的农民工群体,要求在有关农民工的政策制定、对农民工的关心和管理上积极探索;要做“老百姓的贴心人”等等。字里行间通过朴实的话语就把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道理讲透彻了。
以“善作善成,久久为功”的强大定力扛起责任担当。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时常勉励领导干部认识好“潜绩”与“显绩”的关系,多做埋头苦干的实事,不求急功近利的“显绩”,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他还特别强调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要求以实际行动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做到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这充分体现出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同时,习近平同志不辞辛劳问计于基层,夙夜在公、忘我工作,深入探寻浙江发展良策等事例也对“功成必须忘我”做出了生动诠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雷甸镇 沈芳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