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生命中的活水
近日,新疆克拉玛依84岁的退休老人阿布都热西提·卡迪尔照常来到书店阅读。书店一开门,他就坐到“老位置”上,一读就是3个小时左右;读累了便回家休息,下午继续回到书店。店员介绍,近一年时间,老人几乎每天都是如此。央视新闻的微博下网友纷纷热议:活到老学到老,为爷爷点赞!
从2014年起,“全民阅读”已经连续9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话语提醒我们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海伦·凯勒说,“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阅读既是文明的载体,也是一种享受,一种财富,让人终身受益。作为一名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党员干部,更应该把阅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何阅读书籍,是一门学问。但勤读书、精读书、多读书一定是让阅读从我们生命中的渺小水滴成为鲜活泉水的捷径。要勤读书,在日复一日中积沙成塔。现实生活中,许多的党员干部都很忙,工作杂、任务多、会议紧,每年年底,一边发出“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感叹,一边下着明年一定多读书的决心。书桌旁的一本本好书,渐渐沦为装点门面的摆设。不妨在午休或上班路上,少看手机少刷视频,将零星的碎片化的时间捡起来读几页好书,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就能积少成多、积沙成塔。要多读书,在浩瀚书海中博采众长。多读书不是指数量多,而是类型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从书籍中学到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要精读书,在敲骨沥髓中升华境界。朱熹曾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阅读不能“囫囵吞枣”只进食不消化,要读有所思、读有所感、读有所获,仔细消化和品味。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忆梁家河读书岁月时曾有过这样的描述:“我那儿有一套歌德的《浮士德》,韦编三绝,就是不想还。”党员干部也要有习总书记的求知若渴精神,将阅读看做品茶,细细回味,得其醇香。正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将一本书读了再读,品了又品,敲骨沥髓方能将所学转化为所得,将知识转化为智慧。(浙江省永康市前仓镇人民政府 徐悦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