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百丈高台,始于一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城乡治理“最后一公里”在基层,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区党组织要履行主体责任,持续强化组织引领、服务引领、基础引领,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完善制度机制和规范,夯实组织队伍,转变工作方式,切实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
基层党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关键在于制度机制,必须要靠制度规范。完善目标责任分解机制,落实基层党建责任,把党建职责、任务、内容具体化。完善项目创新机制,打造党建工作新亮点,以街道党工委为中心,年初时每个社区党组织申报1-2个党建项目,落实工作责任。年底对党建项目以自评、互评等方式进行量化考核。深化党建责任清单制度,根据问题细化梳理,列出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接受党员和群众监督,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基层党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点在于人,在于基层党员干部,必须要夯实组织队伍的基础。在已有党组织人才基础上常态化更新人才库,注重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毕业大学生等群体中挖掘人才;推行纳贤聚才政策,把社区治理需求同人才引进相对接;大力发展本土乡贤作用,发挥乡贤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增强社区治理的凝聚力。同时围绕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加大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养锻炼,对他们因材施教,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进行专题培训,使之成为基层治理的好“路石”,提升其发展动能。
基层党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主要内容在于工作方式,必须转变原有的旧的工作方式,用心聆听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拓宽沟通渠道,拓展服务载体,充分利用新媒体渠道例如微信群、QQ群、抖音、微博等平台,开展沟通0成本工作,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对特殊困难群众开设绿色通道,提供全天候的“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入并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件件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长山社区 孙维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