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动党员“此心安处是吾乡”
为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就要聚焦流动党员“双找”、日常管理、教育等重要环节,做到精准施策、环环相扣,切实为流动党员送去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有效实现“此心安处是吾乡”。
让流动党员“回家”。流动党员流动属性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和不稳定性,就要求我们摸清和掌握流动党员底数,在党员流动期间与流入和流出地及时做好对接工作,并常态化开展流动现情核查。要通过网格党建等平台,实现“微事快办”“难事协办”,引导流动党员“回家”,下沉做好流动人员信息记录,对每一位流动党员记录建档,档案信息做到“四知晓”,即知晓流动时间、知道流动对应党支部,知晓联系方式、知晓日常参与组织生活情况,底清帐明确保党员流动不失联,联系有回应。
为流动党员“筑家”。对符合条件的流入党员就近编入工作地或居住地党支部,实现流入党员无缝化教育管理。搭建“线上共享”平台与流动党员保持日常联系,指派流动学习辅导员上传每月学习主题、共享学习资源包,让广大流动党员搭上互联网快车,线上倾听党的声音。传播好“流动党员好故事”,交流汲取经验,多样化丰富教育学习模式。打通流动党员说事渠道,通过业务咨询、政策帮扶、组织帮办等,切实解决党员急事、难事。
让流动党员“爱家”。落实流动党员管理打卡机制,党员流出期间,在支部内通过一对一结对流动联络员,每月通过线上线下打卡交流党员外出期间思想、工作、学习情况,让党员即使身在异乡仍能感受“家”的温暖,引导党员流动期间双向输出,两地显作用。流入地党组织要通过红色岗位认领,让流动党员“异地亮身份、他乡显担当”;流出地党组织在节假日等重要节点,开展主题座谈会、特色党员活动等,鼓励流动党员积极参与,分享他们在外学习、工作等经验,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成为助力本地发展的“红色动能”。(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鼓楼街道 王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