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建引领 筑牢社区基层治理“红色壁垒”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持续增加,社区数量日益增长,逐渐取代农村成为构成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础单元。社区党组织处在社会建设与改革实践的第一线,不仅是社区和谐发展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还是整个社区的政治核心和红色灵魂,更是实现党有效领导和执政的神经末梢和重要平台。因此,强化党建引领,筑牢社区基层治理的“红色壁垒”,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意义重大。
筑牢“红色壁垒”,需要打造一支精明强干,素质过硬的社区干部队伍。当地党委政府不仅要做好社区党组织书记的选配,还应结合选调生进社区、年轻干部挂职锻炼等相关工作,选优配强各岗各线社区干部,并加强业务培训及理论学习,全面提升社区干部队伍专业素质水平,建设一支扎根基层、无私奉献、忠诚干净担当的“领头羊”队伍。既能迅速领会上级意图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又能及时了解民生需求精准解决各类问题,同时还能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明确清晰的工作计划,直击当前社区治理难点痛点,勇往直前,敢打硬仗。
筑牢“红色壁垒”,需要制定一系列民主科学,合理有效的社区治理机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贴近群众的领导决策组织,社区党组织要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建壮党建,积极主持和引导群众参与到社区发展建设当中。强化党建引领,倾听群众意见,强化广大居民参政议政的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等机制建设当中,并以机制促治理,确保各项工作程序科学民主,工作举措有理可依,引导社区秩序日益完善,实现社区基层和谐自治。
筑牢“红色壁垒”,需要团结一群忠诚担当、热衷公益的基层党员。基层党员是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左膀右臂,也是向广大居民传达党的声音的最好媒介。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协助社区党组织开展网格治理、文明创建、扶贫帮困、平安建设等中心工作。通过组建政策宣讲团、社区“老娘舅”、平安夜巡队团队等党员志愿服务队,用广大居民听得进、听得懂的方式将政策送进门,送到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护群众利益,顺应群众需求,耐心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将群众的真实需求向上反映,打通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间的“最后一公里”。(浙江省慈溪市宗汉街道办事处团工委书记 房宇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