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三种思维”破局,鼓足英雄城发展勇气
10月30日,武汉市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长盛阅春出席会议,号召广大基层干部积极发挥街道(乡镇)前沿阵地作用,提振“四气”精神。其中,“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勇气,是攻坚克难的不竭源泉。这份勇气并非凭空而来,它集中体现为在复杂局面中善于运用“有解思维”、在机制僵局中敢于激活“改革思维”、在资源约束中巧于借力“市场思维”。善用这“三种思维”,正是将勇气转化为实战能力,为基层治理赋能、为武汉高质量发展开辟新境的关键所在。
秉持“有解思维”,点燃攻坚克难的信念引擎,变“山重水复”为“柳暗花明”。“有解思维”是面对困难时“不信邪、不畏难、不服周”的锐气,是坚信“必有破解之道”的坚定信念。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矛盾挑战层出不穷。若被“问题太难”“条件不足”的畏难情绪主导,必将寸步难行。必须树立“凡事总有解”的主动意识,将“有解思维”内化为工作本能。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发展堵点痛点,不回避、不绕道,深入一线“解剖麻雀”,精准定位问题症结。善于运用“小切口、大纵深”的工作方法,从最关键、最紧迫的环节入手,集中优势兵力,实现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用实际行动证明“山重水复”之后,必有“柳暗花明”。
激活“改革思维”,锻造除旧布新的锐利武器,变“路径依赖”为“模式创新”。“改革思维”是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胆魄,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武汉精神在基层的生动体现。必须勇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以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来应对新挑战。要敢于跳出“舒适区”,主动审视并革除那些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用改革的思路优化工作流程、整合资源要素、提升治理效能。积极践行“小步快跑”、“滚雪球”等策略,看准了就大胆试点,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推动成功经验从“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让“改革思维”成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激发区域发展活力的核心驱动力。
运用“市场思维”,借力赋能发展的源头活水,变“政府独奏”为“社会合唱”。“市场思维”是遵循规律、善借外力的智慧,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效的关键法门。在资源约束趋紧的背景下,仅靠政府单打独斗已难以满足日益复杂多元的治理需求和发展要求。必须学会运用市场机制、市场力量破解难题。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优势,通过创新合作模式、优化营商环境,吸引社会资本、专业力量参与城区改造、产业发展和社区服务。要思考如何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探索更多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方式,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无限的社会能量,变“政府独奏”为“政府、市场、社会”的协同“大合唱”,为基层治理和发展引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思维决定出路,勇气开创未来。全市街道(乡镇)干部当以“有解思维”坚定信心,以“改革思维”锐意进取,以“市场思维”广聚合力,必将能凝聚起“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磅礴勇气,在英雄城市的新征程上,破解更多发展难题,升腾更强发展气场,书写更加灿烂的篇章。(陈博龙)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