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县域发展特色,坚定不移走好共富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明确要求“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要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围绕“富民”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找准县域发展特色,坚定不移走好共同富裕之路,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产业是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只有把产业发展起来了才能更好的达到兴村的成果。因此,一方面,海游街道不断地进行产业优化,在悬渚村打造冲锋衣产业园,以冲锋衣产业为核心,发展集群优势,打造从研发-生产-销售等一条龙经营模式,彻底打通产业上下游。把散装的台州鸟变成集群的三门鸟。另一方面,海游街道不断打造共富工坊,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截至目前为止,海游街道已经有21家共富工坊,带动了500多号村民就业。
人才是推进县域高速度发展的原生引擎。县域振兴关键在人,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才能把更多的城市人才引回县域发展。海游街道联合农业农村局,着重打造青年入乡实践站点,以优厚的条件,舒适的环境,吸引大学生回县创业,为县域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海游街道悬渚的里毛洋畜禽专业合作社,一家以鹌鹑为产业核心的合作社,积极吸引人才入乡,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已经吸引5名大学生返乡工作。同时海游街道还常态化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和农创客挖掘,结合文件精神,培养振兴意识,通过现实案例不断开拓眼界。此外,三门县还完善人才关爱激励制度,抓好人才政策切实落地,及时解决人才急难愁盼的问题,让各类人才“愿意来,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党建是引领县域高方位发展的方向盘。要加强以组织振兴引领县域发展,始终把建强战斗堡垒强化组织保障作为推进县域发展的有力抓手。海游街道积极打造党群服务综合体,落实主体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持续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事创业、为人民服务的内生动力,坚持力量下沉、资源下沉,深入开展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入社区,让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身边持续彰显。同时海游街道各村社的驻村联社干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各种极端天气和突发事件中起到稳定的作用。只有加强党建引领,才能拍稳调准奏响县域发展的引魂曲。
星罗棋布的县城不是城市群的配角,而是新旧产能加快转换,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广阔舞台。县域资源禀赋不同,定位也不同。要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则旅,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找准了赛道、谋定了方向,就要坚定不移走下去,久久为功。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