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创新 > 综合资讯 > 正文

以创新三翼驱动产业升级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2025-09-24 15:26:45 | 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万松街道办事处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今天,传统商贸服务业正面临“破茧成蝶”的转型阵痛,文旅消费与高端商业的“平行线”困境亟待打破。如何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让资源联动形成“协奏曲”、让文化IP焕发新生机?这场变革,从来不止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对发展理念、组织模式与服务形态的全方位重塑。

一、以“数”为桥,铺就产业转型“快车道”

对今天的传统产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产业未来的“必修课”。传统企业转型面临成本高、动力弱的难题,不少企业想转却不敢转、想试却不知从何试。破解这一困局,关键是要“卸下包袱、点亮航向”。一方面,人才是转型的“核心引擎”。“产业人才飞地”与“星期天工程师”的组合,恰好破解了中小企业“引才难、留才贵”的痛点。高校教授周末进车间解生产难题,企业骨干定期入高校研前沿技术,这种“理论+实践”的双向互动,让人才成长速度比传统模式快了近30%。另一方面,推动传统行业企业打造“企业家视频号矩阵”,助老行业接上“数字地气”。2024年樱花季,扬子江创始人走进透明工坊,镜头下展示非遗糕点“七道起酥”的传统工艺,结合百年技艺故事,单场直播创3000余单即时转化。今年以来,越来越多企业通过直播互动、深度解读等内容吸引私域流量,实现品牌与业务双重升级。同时,搭建“产业协同平台”、办跨界对接会,打通资源流动渠道;推出 “传统企业转型服务包”,提供“一条龙”服务,为企业转型导航。只有让产业链上下游从“各自为战”转向“协同畅通”,让产学研从“松散合作”走向“深度联动”,让大中小企业从“无序竞争”变为“融通发展”,才能让数字红利渗透到产业的每一个毛细血管,真正激活传统产业的转型活力。

二、以“创”为台,构筑楼宇经济“新生态”

楼宇经济是城市经济的“垂直开发区”,激活楼宇活力就能撬动区域发展的“一池春水”。过去,不少楼宇里的企业“门对门却不相识”,资源分散、需求难对接,江汉区万松街道的实践给出了破题方案。万松街道延伸“楼宇理事会”服务,把“各自为政”的企业拧成“协同作战”的整体。中海中心针对企业员工反映“就餐难、育儿烦”的问题,打造打造日供12种营养套餐的“白领食堂”,并联动资源提供临时托管、假期兴趣班等定制化托管服务。这些看似细微的举措,恰恰打通了服务企业的“最后一米”。而每季度常态化举办的产业主题座谈会、“万有引力・益企同行”企业家沙龙,更让楼宇变成企业交流合作的“会客厅”。去年,楼宇内一家科技公司与一家法律咨询企业,就在沙龙上达成合作,为科技公司专利转化提供全程法律支持。同时,推广数字店小二”APP的推广应用,实现企业需求与楼宇资源的智能匹配,推动政务服务从“等企业上门”变为“主动送上门”。只有把企业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才能构建起“政企同心”的良好生态,让楼宇经济真正成为区域发展的“聚宝盆”。

三、以“融”为媒,培育文商旅融合“新IP”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商业是城市的血脉,文旅是城市的窗口。三者的融合,关键要靠文化IP这个“纽带”——只有让文化IP从“静态展示”变为“动态体验”,才能让文旅消费与高端商业真正“同频共振”。山西依托《黑神话:悟空》中的古建元素,推出“跟着悟空游山西”主题线路,游客既能在游戏场景原型地打卡,又能体验非遗手作、品尝山西美食,让千年文物在数字时代“活”了起来,单条线路推出半年就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带动周边民宿、餐饮营收翻倍。这种“文化IP+商业”的深度绑定,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更让传统文化有了新的“传播载体”。江汉万松街道打造的“万松园Citywalk路线”,同样是文商旅融合的“代表作”。这条路线串联起西北湖公园的生态景致、万松美食街的市井烟火、武商广场的高端消费、中山公园的人文底蕴。“顶奢消费在武广、市井烟火在雪松”的互补模式,更让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都能找到归属感。这些创新实践,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可消费。城市的文化底蕴从来都不是“沉睡的资源”,而是可以不断挖掘的“宝藏”。以创新思维激活文化IP,使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可消费,消费活力便能在文化浸润中涌流,文商旅融合成为产业升级“新引擎”

回望产业变革,主动拥抱数智化的传统企业,已尝到“数字红利”;深耕文化IP的商圈,正迸发蓬勃活力。产业升级非一蹴而就的“百米冲刺”,而是需持续深耕的“久久为功”——数智化“加速齿轮”、协同创新“纽带桥梁”、IP激活“文化名片”,每项举措都凝结基层探索智慧。实践表明,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思维、系统观念,方能破解传统产业转型困局。未来,能让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承“双向奔赴”的城市与区域,必在高质量发展赛道行稳致远。数智赋能、IP融合,不仅是发展手段,更是发展理念革新——需以更开放姿态拥抱变化,以更创新思维破解难题,以更包容心态汇聚力量。唯此,才能在产业升级浪潮中,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陈志昂)

【责任编辑:徐嘉汶】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