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创新 > 综合资讯 > 正文

和合共生,美美与共

2025-08-25 10:51:33 | 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委组织部

“何以中国”作为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全国性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自2023年起已走过福建南平、江苏扬州、河南洛阳等十余个站点。每站均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提炼中华文明的独特基因。2025年8月,这一文化巡礼来到津门,以“和合共生”为主题,在天津开启历史文化传承与互鉴的新篇章。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和合共生”理念源自中华历史文化的核心智慧。早在远古先民仰望星空、丈量土地的时刻,便已意识到“合”是维系族群存续的关键;《国语·郑语》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强调差异共存方能催生新生命;孔子提出“和而不同”,强调在差异中寻求平衡,主张社会关系的协调。“和合”并非简单的妥协,而是以差异为基石构建共生体系的智慧。当历史的车轮碾过千年,这种“和合”智慧早已成为文明演进的底层逻辑。

作为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举办地,本次“何以中国”选择天津站,是一份河海交汇处的文明答卷。天津这座城市自带“和合”基因,从地理维度来说,天津是京杭大运河与渤海湾的交汇点,天津自元代漕运兴盛起,便成为南北文化交融的枢纽;从历史维度来说,从明代卫所到近代租界,天津见证了中西文明的碰撞与融合。天津梁启超故居的“家风展”通过家族史料,诠释“一生家国梦,几代赤子心”的传承,呼应“和合”理念中家国同构的深层内涵;从现实维度来说,杨柳青古镇通过非遗活化实现文旅突围,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激增106.4%,证明传统文化创新转化可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2025年,上合组织迎来“中国年”。“和合共生”这一主题,不仅承载着中华文明对多元一体的深刻理解,更映射出当代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寻求共识的智慧。通过考古成果数字化、非遗活态传承,构建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立体坐标系;通过海河灯光秀的智能管控、文旅融合的经济赋能,擦亮传统文化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闪耀名片。这座港口城市通过科技创新、区域协同、生态治理等领域的实践成果,折射出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图景。

作为东道主城市,天津正以开放胸襟激活城市基因,将海河文化的包容性与现代都市的创新力交织成独特的城市叙事,更让“和合共生”的理念在跨国合作中转化为具体实践,向世界传递中华文明“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永恒命题。(高瑞阔)

【责任编辑:吴全画】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