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大国重器”背后的“三道密码”
今年以来,一批标志性国产高端装备接连取得突破,诸如首艘国产大型游轮等大国重器使得我国在海洋工程、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部分高端设备在全球具备明显优势。铸大国重器以传中国精神,青年干部当从“大国重器”中解锁“爱国”、“奋斗”“奉献”三道密码,砥砺奋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从大国重器中解锁“爱国密码”,爱国情怀一脉相承。几十年来南仁东始终坚守在西南深山之中,致力于天文建设。在考察洼地时,差点被山洪冲下山,又跌下悬崖,他毫不退缩。正是靠着“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的爱国情怀,南仁东花费二十多年建成世界最大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之父”。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青年干部应当从中汲取爱国情怀,树牢爱国主义的理想丰碑,将小我融入大我,为祖国之所需奋斗终身。
从大国重器中解锁“奋斗密码”,奋斗姿态始终如一。众所周知我国航天事业起步慢、发展不顺,但是从“为新中国设计自己的飞机”的徐舜寿等前辈开始,再到现如今的“李志强班”和“罗阳青年突击队”,每一位航空人都将自强不息熔铸在了骨子里,坚韧不拔,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航空工业从弱到强的腾飞。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青年干部应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奋斗姿态,愿担当、敢担当,以满腔热忱投身基层,在新征程中交出满意答卷。
从大国重器中解锁“奉献密码”,奉献精神一以贯之。“拼命干都不一定能干好,不拼命肯定干不好”,61岁的中国智慧港口“推门人”张连钢在切除肺部、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仍坚持在码头建设现场继续工作,最终和团队一起破解十几项世界难题,建成世界上作业效率最快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并先后9次刷新世界纪录。青年干部应主动涵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主动担当、勇挑重担,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态书写好自己的青春华章。(汪瑶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