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决策经历了四十年风雨,并没有被淡忘。二十大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过去党代会报告中,科技一般安排在经济建设中,教育一般安排在社会建设中,人才安排在党的建设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加强系统观念的要求,第一次把三大战略摆放在一起,系统集成,共塑发展。正确的育才、选才、用才,让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人才教育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从我国的发展历程来看,能够发现教育的有效促进和重要贡献作用,发展的关键在于对人才的培养,对人才的培养又取决于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培养造就更多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
选才做到一视同仁,选贤举能。选贤举能重在“贤”,要求青年科技人才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群众观念,坚定的防腐拒变能力;选贤举能突出“能”,要求青年科技人才有开拓创新的眼光,真抓实干的能力,敢于担当的勇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引才聚才,为建设科技强国增添底气。
因才用人,构建用才体系。用好人才,就要力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尽其才,对于那些行业佼佼者的“领军型”青年科技人才,科学评价机制一定要“跑”在前头,确保一分成绩获得一分评价,十分付出得到十分肯定;对于潜心研究的“潜力型”青年科技人才,要建立持续育苗机制,帮助其早日成长成才;对于那些新奇点子多的“黑马型”青年科技人才,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其充足时间、空间及条件,让他们充分迸发创新创造火花、释放聪明才智。才尽其用,人才使用是关键,只有把最合适的人才用到最适合的岗位,才能发挥人才最大的能力,形成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
国家的发展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引导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给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压担子,支持他们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加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为中国新时代发展贡献新鲜血液。(李承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