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塑造本土大国工匠
如今原料、一般劳动力、区位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正在慢慢地减弱,创新型产业、高科技行业成为城市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这也意味着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凸显。高技术人才可以用更短的时间学习更好的技术,制造更好的产品,掌握更好的管理方法,而技术能力突出的大国工匠,甚至拥有一个人改变当地产业水平的能力。想要诞生新观点、新产品、新技术,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可或缺,根源于有知识、有能力、积极进行创新和变革的人。
发展优势集群,孕育技术人才。目前宁波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化工、机械、纺织服装产业,一方面要深化优势产业,建立行业护城河,推陈出新明星企业、产品;另一方面积极规划高新产业,基于人才引进,培育潜力赛道单项冠军企业。第一,引入明确建立领军型人才规定标准,对标一线、新一线城市,建立分级领军型人才申报规定。鼓励各类企业结合实际把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依托企业培训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网络学习平台等,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第二,结合宁波目前的经济、地缘、工业基础优势,提出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就业、创业支持政策,确保人才落地后第一步走稳走好,实现示范效应,进一步强化城市吸引力。第三,结合宁波高校建设规划,配合高校做好人才引进需求调研,强化本市高等教育质量。
深挖生源优势,发掘本地人才。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下同)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第一,强化校企联动,针对本土企业的发展需求、人才需求,优化高校、职校的培养方案,抹平校企鸿沟,增加本地生源本地就业的比例。需强化政府监督,推进举报处置透明化,严格保护学生利益;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将真实有效的就业数据纳入高校、职校的考评范畴。第二,把握本地较为优渥的高中生生源,建立本市在外就学人才库,以校友会、就业指导等形势,为具有一定乡土情结的宁波学子提供宁波发展、就业的前沿信息,为有能力、有抱负建设家乡的学子,建立回乡快车道、铺设平台。
人才基础和产业基础是诞生大国工匠的摇篮,我们在大力吸引人才、充分使用人才和先进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引进人才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的环境。要从他们宝贵的创新精神中汲取营养,全面提高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城市等积淀力量。(徐福村选调生 杨哲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