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热点 > 基层动态 > 正文

共谱荆楚城乡融合协奏曲

2025-11-19 10:32:37 | 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万松街道办事处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一周年之际,荆楚大地以城乡融合发展的扎实成效,交出了一份厚重答卷。从秭归山区的远程医疗,到枣阳皇桃的富民产业,再到嘉鱼蔬菜的产业链延伸,一场城乡要素畅流、产业共兴的生动实践,正在这里铺展。

城乡融合,是一场深刻的双向奔赴。湖北通过构建“金三角”协同发展机制、贯通汉襄宜高铁环线,不断打破地域壁垒,让曾经孤立的资源在更广阔的天地间自由循环。在秭归,患者借助数智病理诊断中心,八小时内就能得到武汉专家的远程诊断——深山村民与都市居民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城乡之间的鸿沟正悄然弥合。

县域经济,是大融合的关键枢纽。枣阳奋力实现“百强进位”,枝江精准开展链式招商,宜都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县城作为连接城乡的节点,正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既承接城市的资本与技术,又辐射乡村的资源与劳动力。优利德公司历经八次考察,最终落户枝江姚家港化工园,正是看中这里“门对门”的产业链生态。县域经济,已从昔日的配角跃升为城乡融合的强劲引擎。

镇域经济,是乡村振兴筑牢根基。嘉鱼潘家湾镇引进蔬菜加工企业,实现深加工“零的突破”;孝感推动村村拥有市场主体,集体经济全部突破十万元。当乡村具备自我造血能力,城乡融合才更具韧性与可持续性。从“一棵菜”到“一条链”的跃迁,不仅是产业的升级,更是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乡村不再只是原料产地,而是价值创造的重要一环。

城乡融合的核心在于制度创新、设施联通与产业协同。锦绣社区与远安乡村通过“村社联动”将城市技能引入乡村,襄阳强县工程则推动县域产业向高端化升级。这一进程需打通行政与市场壁垒以促进要素畅流,依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拉近城乡距离,并通过产业协同实现价值链融合,最终构建起功能互补、利益共享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当城市与乡村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互促共进的命运共同体,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便能够同频共振,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前路虽任重道远,湖北已迈出坚定步伐,在希望的田野上,继续书写城乡融合的崭新篇章。(张立阳)

【责任编辑:陈一】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