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热点 > 基层动态 > 正文

从国际化水平读懂武汉“何以大城”

2025-11-01 08:40:13 | 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城管执法局

江城潮涌,气象万千。“十四五”期间,武汉以制定实施《武汉市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实施方案(2021—2025年)》《武汉市国际化水平提升“十四五”规划》为两大牵引,不断做强开放平台、做大经贸规模、做密国际交流、做优交往服务。

城市的国际交往是提升开放枢纽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力打造国际交往中心,是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当好支点龙头的重要路径,必将推动武汉实现突破性发展。百年前,武汉作为长江沿岸最早开埠的内陆城市之一,沿江而立的古典建筑群至今仍见证着当年的商贾云集与开放气象。今日武汉,肩负着引领武汉都市圈、驱动汉襄宜“金三角”、支撑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时代使命。站在新历史方位的武汉,要靠“闯”的精神破冰前行、“试”的胆魄探索新路。

2025年以来,全市外贸总额达到2142.7亿元,同比增长22.3%。中欧班列年开行量突破千列,水运集装箱吞吐量位居长江中上游首位,空港口岸出入境旅客流量持续保持中部第一,构筑起“水陆空”立体联动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北欧论坛”“光博会”、《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等高水平国际会议成功举办,搭建起对外交往的坚实桥梁;面向全球拓展招商网络,布局海外招商“工作站”,打造欧资集聚区,深入实施“楚材聚汉”计划,推进全球引资聚才。从数据突破到平台构建,从政策创新到系统赋能,武汉正以“热带雨林”般的生态厚度,为全球高端资源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提供丰厚土壤。

从内陆走向开放前沿,归根结底要靠人才、聚人心。武汉以制度护航,落实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推行“全程网办”与“不见面审批”,高效服务人才引进工作。全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达6所,国际化社区51个,国际化医疗机构3家。“家在武汉”工程的扎实推进,使“单一引才”正向“多维留才”不断升级;此外,“武网”“艺术季”“时装周”等国际活动不断释放文体魅力、传递城市活力。生活配套与城市气质的协同提升,让武汉不仅是事业起航的沃土,更是理想的心灵栖所。正如会议所指,“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上奋勇争先”,武汉所选择的,正是一条依托枢纽地位、汇聚全球资源的对外开放之路。

这样的一条路,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攻坚克难、梯山航海的历程。当前,按部就班、求稳怕乱的思维仍在,唯有突破“内陆思维”的局限,树立“沿海视野”,走出舒适圈,才能在变局中开创发展新局。一方面,要破除“小富即安”心态,培育开放共赢理念,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立足科教优势发挥纽带作用,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促进高端科创资源共享。持续推动武汉自贸片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培育壮大外向型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要主动对标先进,系统研究其他城市在招商引资、涉外服务、人文交流等方面的成熟做法,结合武汉实际加以转化运用,给出一张令世界亮眼的“武汉名片”。如此,武汉才能在扩大开放中积蓄动能,在深化合作中赢得未来。

大江潮涌,风起帆扬。当一流的营商环境成为滋养创新的沃土,当完善的服务生态筑起人才安家的港湾,当鲜明的城市形象凝聚全球认同的目光。我们看到,一座“近者悦、远者来”的城市轮廓正逐步清晰,武汉必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上奋勇争先,为加快建成支点注入新动力。(王婉格)

【责任编辑:苏小静】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