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之友 > 健康 > 正文

秋 深秋生活"三个十”谈

2025-11-02 08:02:31 | 来源: 中廉导刊

秋,深秋。其天侯发生着一系列变化。诸好,气温降低。寒露节气后,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冷高压控制,气温明显下降。南方平均气温多低于20℃,长江沿岸最高气温难超30℃,最低气温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多数地区候平均气温低于10℃,已进入气候学意义上的冬季;昼夜温差增大。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晨晚寒意明显,需注意添衣保暖。白天秋高气爽,夜间寒意渐浓,是深秋昼夜温差大的典型表现;降水减少。雨季结束,雷暴活动基本消失,天气以晴朗干燥为主。南方少雨干燥,北方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霜冻或初雪;物候变化。鸿雁南迁、菊花盛开、草木凋零,是深秋的典型物候。寒露三候为“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反映了季节更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区域差异明显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北方呈现冬季景象,千里霜铺,东北、西北地区甚至出现降雪。深秋早晚寒凉,注意保暖防寒,避免受凉感冒。同时,空气干燥,需多补充水分,保持皮肤湿润。面对变化了或正在变化着的情况,人们的生活养生需理性且主动作为。

行 十防。深秋养生需注意多方面防护,常见养生要点整理“十防”。即:

△防秋燥:深秋气候干燥,易伤肺津,出现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饮食上多食滋阴润肺食物,如梨、百合、银耳、芝麻等;日常多喝水,保持室内湿度,减少辛辣油炸食物。

△防寒凉:深秋早晚温差大,需重点保护颈部、腰部、腹部、足部等部位。外出戴围巾、穿保暖衣物,睡前用温水泡脚,避免受寒引发感冒、关节疼痛等问题。

△防抑郁:郁深秋草木凋零,易引发情绪低落。可通过晒太阳、听音乐、与亲友交流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态,或寻求心理支持。

△ 防动伤:运动前充分热身,选择温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避免着凉。

△ 防过补:秋季虽是进补时节,但需根据体质合理选择。避免盲目服用高热量、高滋补品,以防上火或加重肠胃负担。选山药枸杞等平补食材。

△防肠胃疾病: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防止腹泻、胃痛等问题。保持规律饮食,适量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

△防心血管疾病:气温变化易使血管收缩,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需注意监测血压,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

△防湿邪入侵:秋季虽干燥,但早晚可能有寒湿,注意居住环境通风干燥,避免久居潮湿之地。可适当食用祛湿食物,如薏米、冬瓜等。

△ 防睡眠不足: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通过泡脚、喝温牛奶等方式助眠。

△ 防贼风侵袭:夜间睡眠时注意关窗保暖,避免冷风直吹身体。外出时根据天气增减衣物,尤其注意头部、颈部保暖。

△温馨提示:养生需结合个人体质,如有慢性疾病或特殊健康状况,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养生人士。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是深秋养生的基础。

煮十粥。适合深秋养生的粥品,具有润肺祛燥、健脾养胃等功效,根据个人体质选择。粥品十品。即:

△莲心百合粥 :依秩选莲心、百合各20克,糯米100克,蜂蜜适量。止渴生津、益气明目、养阴润肺,适合肺燥咳嗽、虚烦失眠者。

△山药粥:依秩选山药120克,大米50克。 依序烹制。滋润祛燥,健脾益胃,适合脾胃虚弱者。

△芝麻杏仁粥:依秩选黑芝麻15克,甜杏仁10克,大米50克,蜂蜜适量。平喘止咳、润肤美容,缓解唇燥口干、干咳。

△红枣赤豆粥 :依秩选大米、红枣、赤小豆按3∶1∶2比例。 依序烹制。养血安神、生津润燥,适合久病体弱贫血者。

△栗子粥:依秩选取栗子50克,大米100克,红糖适量。 依序烹制。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改善口唇干裂、腰膝酸软。

△胡萝卜粥 :依秩选取胡萝卜200克,大米适量。依序烹制。润肺除燥、健脾补中,缓解大便秘结、肠胃不适。

△菊花粥:依秩选取菊花50克,粳米150克,冰糖适量。依序烹制。清肝火、润肺燥、明目,适合高血压、冠心病患者。

△荸荠蜜粥 :依秩选取荸荠、大米适量,蜂蜜浸泡荸荠3日。依序烹制。清热止渴、解毒润燥,缓解咽喉肿痛大便燥结。

△蜜梨粥:依秩选取梨2只,米150克,冰糖、蜂蜜适量。依序烹制。清热润肺、祛燥,缓解干咳喉痛。

△银耳大米粥 :依秩选取银耳10克,大米100克,蜂蜜适量。依序烹制。滋阴润肺、养胃生津,适合所有人群。

△温馨提示:深秋气候干燥,喝粥时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且根据个人体质调整食材用量。如有特殊健康状况,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选十食。深秋时节,气候干燥,人体易出现燥热、咳嗽等问题。以下十种食物适合深秋养生,兼具滋阴润燥、健脾益肺等功效,可根据个人体质适量食用。即:

△百合:性微寒、味甘,能养阴润燥、清心安神,适合蒸、煮、炖、炒食,解肺燥咳嗽、心烦失眠。

△莲藕:生藕性凉,能清心润燥、凉血止血;熟藕性温,可健脾开胃、乌发养颜。脾胃虚寒宜少生藕。

△芹菜:性凉,有清胃涤热、平抑肝阳的作用,可清炒、凉拌或榨汁饮用,但脾胃虚寒者需适量。

△白萝卜:清肺止咳,生吃可解腹胀,促进肠道蠕动。辛辣的白萝卜需熟吃,甜口的可生食。

△山药:性平,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煮粥、炖汤或清炒,适合脾胃虚弱肾虚者。

△芋头:味甘、性平,健脾补虚、散结解毒,可制作芋饼或炖汤,老幼皆宜。

△红薯:补中和血、益气生津,与粳米熬粥可健脾养胃、润肺通便能降低胆固醇。

△秋葵:性寒,补肾利咽、降糖护肠,适合有秋燥症或糖尿病患者,可凉拌清炒。

△慈姑:性微寒,敛肺止咳、散结解毒,可缓解咽喉干涩、干咳等症状,炒食煮汤。

△板栗:性温,益气厚肠胃、补肾气,水煮、糖炒或与肉炖煮。易反酸者需少食。

△各食物均属平和滋补,可根据个人口味和体质选择,搭配食用效果更佳。若有特殊健康问题,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秋,深秋。界秋冬交互阶段。其有秋的特色,又染冬的特性。就人的生活养生而言,需准视特点、理性安排生活,需把握变化、优化生活环态,需随机应势、创造寿宁空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到:主动防着点,合理调控点,行动理性点,生活适应点,习惯严令点,以主动应对,主动生活,健康生活,拥抱健康,亲吻吉安。(齐结存)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