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热点 > 社会万象 > 正文

基层工作做“减法” 治理效能变“加法”

2025-08-07 08:16:22 | 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街道办事处

近日,湖北省召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会议强调,要严格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抓紧抓实突出问题整改整治,聚焦新情况新问题持续完善制度规范等。“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近年来,各地持续推进基层减负,通过减掉形式主义的“虚”、减去权责失衡的“堵”、减掉服务流程的“繁”,让社区干事从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中,实现了治理效能的“加法”效应。

减去“表格马拉松”,加上“服务加速度”。多地开发“智慧社区”系统,探索推行“一张报表管到底”,通过数据共享平台整合民政、社保、计生等部门信息,只需一次采集、多方共用,报表填报时间大大缩短,网格员得以每天多走访3-5户居民,及时解决了独居老人送餐、电动车充电桩安装等民生问题。减去的是机械劳动,加上的是服务精度。

减去“责任甩锅”,加上“权责匹配度”。减负不是减责,而是要理顺权责。今年,武昌区通过制定“社区权责清单”,明确哪些事社区必须做、哪些事社区可以不做、哪些事部门必须牵头,权责理清后,社区得以专注做好民生服务、纠纷调解等“主业”。减去的是越位负担,加上的是履职效能。

减去“流程壁垒”,加上“便民温暖度”。今年以来,各地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线上联办、线下代办”等方式,打破服务壁垒。武昌区通过试点行政审批领域改革,将社保、医保、计生、残疾等82大项147小项服务整合到“综合服务窗口”,居民只需在一个窗口提交材料,后台由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街道干部内部流转办理;还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30多项业务,推出“社区代办”服务,从“群众跑”变成“干部跑”。流程简化后,群众办事平均时间从3天缩短到4小时,大大提升了办事效率。减去的是环节梗阻,加上的是民生温度。

基层减负不是简单的“甩包袱”,而是通过减去束缚、理顺关系、优化服务,让社区干事轻装上阵,让治理资源精准下沉。当表格少了、权责清了、流程顺了,社区才能真正成为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在“减法”中做足“加法”,才能真正激发基层治理的活力,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杜雯)

【责任编辑:段亭亭】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