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贵在“钉钉子”
7月25日,湖北省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省委书记王忠林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传递出鲜明信号:减负工作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真正为基层松绑赋能。
整治形式主义是关乎政策落地、干部状态、群众获得感的重大政治任务。因此必须拿出“钉钉子”的韧劲,将各项减负要求一抓到底,确保压力传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人。
破除形式主义关键在于强化制度约束与善用技术手段。持续抓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学与用是基础,确保“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建好用好省级统一基层报表填报平台,从源头上解决报表多头填报、重复填报的顽疾。科学编制实施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则是为基层明晰权责边界,防止责任无限下压。同时也要借助信息化、大数据精准识别形式主义问题,为常态化整治提供“火眼金睛”。在这方面,江岸区政府大刀阔斧清理整合功能重复的微信、QQ工作群,及时注销解散“僵尸群”,同时不得将群内发言数、回复速度等简单纳入考核排名,不得过度依赖工作留痕图片评价实绩。这正是运用技术思维和管理手段精准卸载“指尖负担”的生动实践。
“群雁无首难成行,羊群出圈看头羊。”减负能否落到实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能否带头转作风、抓落实。若领导机关自身文山会海不减、材料报表照旧、检查考核过频,基层减负就是空谈。干部须“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带头学习、执行、维护制度规定,自觉改进会风文风、规范公务活动、优化督查检查考核。只有“关键少数”摒弃“材料政绩”思维,力戒层层加码,开务实管用的会,发简明扼要的文,做直奔主题的检查,才能有效传导压力,带动整体作风转变。
扎实推动“责任主体到位、责任要求到位、考核问责到位”。制度规定再好,缺乏有力的监督执行,就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必须构建起严密的监督链条,形成闭环,对执行不力、变相增加基层负担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确保减负措施落地生根、常态长效。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贵在持之以恒、务求实效。必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以锲而不舍的韧劲推动减负工作走深走实,让基层干部彻底摆脱形式主义束缚,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真正用在无限的为民服务、推动发展的刀刃上来,用减负实效赢得群众认可,以优良作风筑牢基层治理根基。(王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