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烟火气”不扰“文明风”:执法部门开展占道经营专项整治行动
随着夏季流动摊贩增多,城区主次干道、校园周边、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占道经营现象有所反弹,影响市容秩序、交通畅通和环境卫生。为让“烟火气”不扰“文明风”,诸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集中开展“规范占道经营专项整治”行动,以“还路于民、规范经营、提升品质”为目标,通过“教育+执法”“疏导+严管”相结合方式,推动市容环境提质升级。
分类管理显智慧,疏堵结合惠民生。执法局联合规划、住建等部门,创新实施“三色区域动态管理”模式,对全市占道经营潜在点位进行全覆盖摸排与标注。管理过程中,重点向经营者阐明分区管理的必要性与便利性:在红色区域(学校门口、主干道等)严格禁止占道,保障安全与畅通;在黄色区域(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周边)允许限时规范经营,明确划定经营时段、范围及摊位间距;在绿色区域(城郊结合部空地、闲置广场)则积极引导入驻统一规划的“便民疏导点”。此次分区管理成效显著,截至七月中旬,全市已划定红色禁设区45处、黄色限时经营区78处,建成便民疏导点12个。
服务管理双提升,还路于民见实效。执法人员采取“网格化巡查+错峰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出入口及学校周边等占道经营易发、多发区域进行 高频次、全覆盖式监管。执法过程中,始终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和“三教育一处罚”的原则(即首次教育、二次警告、三次处罚),重点向经营者讲清占道经营堵塞消防通道的安全隐患、对周边商户公平竞争环境的破坏,以及影响居民日常出行便利的实际问题,积极引导其进入正规市场或指定疏导点经营。此次行动累计清理占道堆物25车次,办结占道经营类市民投诉52件。
多元共治凝共识,长效管理齐参与。执法局联合社区组建“市容共治联动队”,覆盖全市重点街区及疏导点开展常态化协同治理。治理中贯彻“商户自治、激励引导、公约约束”三项机制,重点推动商户代表共同制定《文明经营公约》,明确卫生责任“门前三包”、禁止高音喇叭扰民等细则;同步开展“星级文明摊位”流动红旗评选,对合规经营、环境整洁的商户给予免检奖励与物资激励。此次共治行动成效显著:全市累计签订《公约》商户达189余户,发放流动红旗32面;7月中下旬占道经营投诉量降至37件,同比大幅下降65%。
下一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持续探索占道经营规范治理新路径,以“绣花功夫”做好城市管理文章,让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让群众在“烟火气”中感受城市的温度与活力。(赵鑫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