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劳动创造幸福的主旋律
“五一”国际劳动节欢歌渐渐远去,但那激昂的旋律仍在我们心间久久回荡。这个承载着劳动者光荣与梦想的节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让我们再次重温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深刻内涵,吸取奋进的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勇毅前行。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从古老农耕文明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机器轰鸣、创新突破,劳动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劳动精神,深植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根基。马克思曾言:“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这一论断如明灯,照亮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漫漫长路。从南泥湾的开荒垦田到北大荒的黑土耕耘,再到红旗渠的引水奇迹,劳动创造了无数令人惊叹的人间奇迹。
如今,时代的发展让劳动的舞台更加广阔,内涵也愈发丰富多元。外卖骑手穿梭于城市街巷,用速度传递温暖;快递小哥奔波在林立的楼宇之间,以汗水连接千家万户的生活;程序员在代码的浩瀚世界里日夜耕耘,用智慧和创意为数字时代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无论岗位多么平凡普通,每一位劳动者都在其上发光发热,用双手创造价值,用汗水浇灌希望。他们将“劳动最光荣”的理念深深融入日常,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添砖加瓦,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劳模精神,是时代的旗帜,引领奋勇前行之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劳动模范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承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新时代,众多感人至深的劳模人物不断涌现。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带领团队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取得重大成果。他夜以继日地投身科研事业,用辛勤和智慧诠释了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黄文秀放弃大城市机会,返乡投身脱贫攻坚,直至献出生命,她以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和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贾秀亚在纺织行业从业30年,坚持每天提前上班,推后下班,面对行业转型,她带头钻研智能装备、学习数据分析、创新生产工艺,使企业羊毛裤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他们仿若璀璨星辰,照亮前行的路途,鼓舞众人在其岗位上追逐卓越,攀登高峰。
工匠精神,是对极致的笃定坚守,是对品质的悉心呵护。“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工匠们秉持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信念,把每一个产品雕琢成艺术品,将每一项工作都当成使命去践行。
“工程之眼”陈兆海,在工程建设领域专注细节,严格把关数据,为重大工程提供精准支持。“铣工状元”董礼涛,坚守铣工岗位,攻克高难度加工任务,提升了企业效率与质量。“独手焊侠”卢仁峰,凭顽强毅力钻研焊接技术,其焊接作品质量和艺术性皆为行业典范。这些工匠榜样,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激励着我们在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以“偏毫厘不敢安”的严谨态度,不断磨砺技艺、锤炼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非凡的业绩,为推动我国迈向制造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勤天下无难事”,在新时代新征程里,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用勤劳的双手铸就辉煌,向着未来勇毅前行。以汗水浇灌梦想之花,用实干绘就精彩画卷,携手共创新的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姚瑞华)
